台南水雉繁殖期數量 今年857隻又創新高
水雉雛鳥。(官田水雉園區提供)
〔記者楊金城/台南報導〕台南市野鳥學會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配合林務局、台南市政府推廣人與環境和諧共存的友善耕種,恢復農田濕地生態,水雉數量明顯穩定成長,今年台南市水雉成鳥有857隻,已連續3年繁殖期水雉族群數超過500隻以上。
今年7月底,水雉園區與特有生物中心進行水雉繁殖期監測調查,統計台南地區水雉參與繁殖成鳥族群數為857隻,比去年成長近2成。其中官田區占了77%,是水雉族群量最多之區域,下營次之,占10%。
並有8成以上的水雉成鳥是在菱角田被記錄到,而所記錄的蛋數及雛鳥數,在水雉園區棲地調查之外,水雉蛋皆出現在菱角田,雛鳥也有95%出現在菱角田,顯示水雉在水雉園區外的棲地,仍以菱角田為主,在菱角田旁的稻田棲地次之。
而在官田水雉園區,今年記錄108隻成鳥、蛋數453顆(124巢),孵出159隻(54巢),目前還存活的雛鳥87隻(35巢),已成功離巢獨立自主的幼鳥34隻(14巢)。
水雉園區主任李文珍說,水雉俗稱菱角鳥,多年復育和調查發現,水雉只要有適當的菱角田棲地就可安身立命,繁殖成功率也不低,因此推動農民友善耕種,恢復農田濕地生態功能對水雉族群的存續很重要。
目前在官田區有15位菱農獲得「綠保標章」友善耕種,李文珍說,菱農不用農藥,不用化肥,使用對人與環境比較和緩的有機資材來控制病蟲害,保護了水雉棲地。
水雉孵育。(官田水雉園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