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將蓋單車跨海景觀橋 串連竹市17公里
竹北市自行車道因溪流出海口而中斷,公所準備向中央爭取約2.5億元經費,將興建鳳山溪跨海景觀大橋,打造竹北濱海自行道車道。(記者廖雪茹攝)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單車族漫遊新竹濱海地區,往往因為遇到溪流出海口,而被迫騎上西濱快速公路,與汽、機車爭道;新竹縣竹北市公所準備向中央爭取約2.5億元經費,將興建鳳山溪、牛埔溪兩座單車專用的跨海景觀大橋,打造竹北濱海自行道車道,希望能搭上環島鐵馬旅遊風氣,並串連到新竹市17公里自行車道。
許多車友抱怨,新竹縣因為溪流出海口的阻隔,加上既有的濱海自行車道缺乏完善連貫,因而跳過竹縣,選擇到鄰轄的竹市17公里或是桃園新屋綠色隧道騎乘;為此,地方多年來倡議興建跨海大橋。縣府交通旅遊處處長李銷桂表示,此項已納入新竹縣濱海永續環境地景整合規劃,送中央核定後將爭取經費補助。
竹北市長何淦銘表示,竹北市自行車道起點為鳳鼻隧道南端(與新豐鄉交界),往南經過新月沙灘堤頂,接產業道路到烏魚處理場、五賢宮,行經鳳山溪出海口的跨海景觀大橋,來到保星慈明宮前的苗圃公園,再通過牛埔溪橋到港安一街,右轉中正西路接新竹市舊港大橋。民眾可將汽車停放在蓮花公園,騎單車沿途漫遊蓮花寺濕地、原生林和紅樹林生態、烏魚養殖場或是新月沙灘等景點。
何淦銘說,單車道最重要的是興建兩座跨橋,其中鳳山溪長280公尺,擬設計落墩的斜張橋造型和觀海平台,專供單車和行人使用;牛埔溪長40公尺,不落墩;頭前溪部分,則可繞到舊港大橋通過。目前,水利署第二河川局正在施作山腳碼頭堤防工程,以保護防風林,堤頂將可作為單車道的一環。
他表示,市公所已爭取國有財產署,無償撥用保星慈明宮前方1.5公頃的土地,要闢建苗圃公園,未來擬參仿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做法,規劃一處觀光市集;該公園已獲宗教界捐贈一座9公尺約3層樓高(含基座)、淨重35公噸的花岡石水月觀音,作為意象指標。另公所也計畫在港安二街打造一座農漁具博物館。
何淦銘說,竹北市自行車道總工程費約2.5億元,正積極向體育署和營建署爭取,希望明年如願完成規劃設計,並辦理第一期工程開工,以期在108年完工啟用。
單車族漫遊新竹濱海地區,因為遇到鳳山溪等溪流出海口,而被迫騎上西濱快速公路,與汽、機車爭道。(記者廖雪茹攝)
竹北市牛埔溪擁有豐富的紅樹林生態,但西濱快速公路車流量大,市公所準備向中央爭取金援興建跨溪大橋,專供車友及行人通行。(記者廖雪茹攝)
竹北市公所希望興建的鳳山溪景觀大橋,因長280公尺,擬設計落墩的斜張橋造型和觀海平台,專供單車和行人使用。(記者廖雪茹翻攝)
竹北市公所將闢建的苗圃公園,將放置獲宗教界捐贈一座約9公尺高(含基座)、淨重35公噸的花岡石水月觀音,作為意象指標。(記者廖雪茹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