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心痛!彰市日治農業倉庫 怪手毀了

    彰化市農會讓怪手進駐舊倉庫拆除老建物,文史工作者看了心都在淌血。(記者張聰秋攝)

    彰化市農會讓怪手進駐舊倉庫拆除老建物,文史工作者看了心都在淌血。(記者張聰秋攝)

    2016/04/17 13:27

    〔記者張聰秋/彰化報導〕啟用於1925年(大正14年)的彰化市農會倉庫,曾是日治時期全台11所農業倉庫的其中一座,半圓型屋頂和拱形迴廊是當年代表性的建築,由於建物老舊失修,市農會決定拆除改建觀光工廠,拆除工程已進行到一半,一群文史工作者今天發現後要求農會停工,卻為時已晚,老建築終究逃不過被拆的命運!

    「從小看到大的老建物,被怪手拆掉近大半,心好痛!」林姓當地居民說,這棟老建物是日治時期代表建物,建築韻味跟寺廟、住宅建築截然不同,它是歷史見證的文化瑰寶,應該保留給下一代。

    要健康婆婆媽媽團長張淑芬指出,日本熊本大地震震毀百年、千年古建築,具代表性的歷史建築古蹟逃不過天災浩劫,當地人心都在淌血,反觀台灣的古建築竟是人為的刻意摧毀,叫人情何以堪!

    研究農業倉庫頗有心得的文史工作者石錦明表示,這棟在日治時期落成啟用的農業倉庫,由「彰化振興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經營,於二戰之後轉由彰化市農會使用,圓弧和拱門造型是其最大的建築特色,就他了解,該棟農業倉庫是目前全台碩果僅存的一棟老倉庫。

    旅咖啡店店長的文史工作者邱明憲指出,老建築在文史工作者爭取納入歷史建築、文化遺址保護前,硬是被拆了,讓人既難過又痛心,他們希望農會停工不要再拆了,已拆了救不回來,尚未拆除的可以透過官方資源的協助保留,好比可以向政府申請創新研發經費,保留活化老建物。

    因文史工作者抗議,現場工程人員只好暫緩施工,身兼彰化市農會理事長的縣議員張瀚天聞訊趕抵現場,為了建物身份,與在場抗議人員張淑芬發生口角爭執,雙方爭執不下,場面火爆。

    張瀚天說,該棟建築既不是歷史建築更不是古蹟,只是列冊追蹤而已,農會是該棟建築物所有人,有權決定拆或不拆,外界要尊重所有權人。

    市農會總幹事林毓源表示,早在90年左右該棟建築物就拆過部分建物,拆過後加上年久失修,屋頂部分塌陷,形同危樓,「安全第一」,農會代表大會於是在今年和去年通過拆除決議,擬將危樓改建為觀光工廠,改建後農會也會透過模型、照片和文字介紹農業倉庫的歷史緣由,用另一種方式紀錄呈現老建物。

    相關影音

    市農會以農業倉庫屋頂部分建物掉落有安全疑慮,昨天開始讓怪手進駐,拆除農業倉庫主體建築物。(記者張聰秋攝)

    市農會以農業倉庫屋頂部分建物掉落有安全疑慮,昨天開始讓怪手進駐,拆除農業倉庫主體建築物。(記者張聰秋攝)

    現為彰化市農會舊倉庫的日治時期興建的農業倉庫,圓弧屋和拱門造型是建築特色,但經怪手拆除,建築原貌已毀了一大半。(記者張聰秋攝)

    現為彰化市農會舊倉庫的日治時期興建的農業倉庫,圓弧屋和拱門造型是建築特色,但經怪手拆除,建築原貌已毀了一大半。(記者張聰秋攝)

    文史工作者和居民與施工人員,為了老建物保留爭議,雙方僵持不下。(記者張聰秋攝)

    文史工作者和居民與施工人員,為了老建物保留爭議,雙方僵持不下。(記者張聰秋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

    熱門推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