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視造成幼兒跌倒!家長要掌握3-6歲黃金治療期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4歲的小安活潑好動,但行動時卻常會無故跌倒,家長懷疑是腳部骨骼生長異常導致,但至骨科檢查卻沒問題,醫師建議轉至眼科檢查後才發現原來小安罹患弱視,兩眼眼力不平衡才會容易跌倒,經矯正,5年後恢復正常。
台北慈濟醫院眼科醫師鄭涵之說,依據衛生福利單位對學齡前兒童視力篩檢發現,台灣每100位兒童就有3個是弱視,弱視又稱「懶惰眼」 (Lazy eye),主要是因大腦的視覺功能發育不健全,若眼球組織無病變,但單眼或兩眼視力無法以眼鏡矯正到0.8以上者,即稱為「弱視」。
鄭涵之說造成弱視的原因包括兩眼屈光性差、兩眼不等視、斜視,以及先天眼瞼下垂、先天性白內障、角膜混濁等,會阻礙光線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影像,導致視力發育不良而成弱視。
所以家長一旦發現,幼童經常側頭或瞇眼看東西,或靠很近看,常抱怨看不清楚,經常撞到桌椅或跌倒,眼睛出現飄移渙散的狀況,或是眼球會震顫的狀況,就要及即早帶子女前往眼科檢查,以免延誤治療的黃金期。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