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頰搔癢亂塗藥 含類固醇更傷臉
文/王綺嫻
小紅因為臉頰總是紅紅(圖1)的,來到皮膚科就醫。臉頰紅對她造成許多困擾,包括被懷疑酒駕,還有戴口罩摩擦之後,皮膚變得更紅。
醫師用皮膚鏡檢查,發現皮膚發紅的部分有許多像蛇一樣扭曲的血管(圖2),和她臉上其他正常膚色部位的皮膚相比(圖3),血管增加的情形非常明顯,難怪她的臉總是紅通通的。
仔細詢問病史後得知,原來小紅的皮膚偶爾會搔癢脫皮,好朋友介紹她去藥局買藥,擦了之後,狀況立刻改善,所以她就把這條藥膏奉為神藥,只要臉紅就拿出來用,一開始塗抹,立刻見效,但後來要擦好幾天才會退,到現在,只要一不擦就更紅,這樣反反覆覆,她已經使用自行購買的藥膏超過半年。
醫師仔細確認藥膏的成分後發現,小紅擦的是強效的類固醇藥膏,一般是用來擦手掌或腳底等皮膚比較厚的地方,但卻被小紅誤用於臉部,而且長達半年。
類固醇能控制皮膚發炎的反應,因此在濕疹、接觸性皮膚炎、乾癬及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類固醇的強度分成7級,皮膚專科醫師會依照疾病種類及病灶位置處方不同強度的藥物,及建議使用時間長度。自行購買不明藥物使用,強度、時間及劑量都沒有專業建議,非常不妥。
印度的研究指出,濫用類固醇藥膏後,約有45%的病患開始出現痤瘡或原本的痤瘡惡化,21%產生皮膚發紅及血管擴張,6.6%的患者產生多毛,其他的副作用包括:玫瑰斑及皮膚萎縮等。長期在眼睛周圍使用強效類固醇藥膏,也會增加青光眼及白內障的風險,應特別注意。
目前治療濕疹、異位性皮膚炎及乾癬已經有數種非類固醇的外用藥物可以選擇,可以跟皮膚專科醫師討論;若經由皮膚專科醫師診治後,判斷需要使用類固醇藥膏時,請依照醫師指示使用,不需要太恐慌及排斥。
(作者為恩主公醫院皮膚科暨美容醫學中心主任)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