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走路髖關節喀喀響 不疼痛就無害

2021/10/11 05:30

▲彈響髖的人最好平時就做臀肌的肌力訓練。(照片提供/廖宜新)

文/廖宜新

38歲的林小姐右側髖部不適,自認為坐骨神經痛,來到診間就醫。但其疼痛大多侷限於髖部附近,走路及活動的時候還有「喀啦」的聲響,不像是典型的坐骨神經痛,確診為「彈響髖」,經過伸展等復健治療後好轉。

就像林小姐一樣,許多人來到診間,會問到關節活動出現聲音,有沒有關係?其中髖關節也是個常被問到的關節。髖關節活動有聲音,又被稱為「彈響髖」,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大多數關節彈響屬於「生理性」,發出響聲的同時不會引起身體其他部位的不適,對身體危害不大;「病理性」則通常伴隨有疼痛或不適。

「病理性彈響髖發」生位置有內側和外側之分,內側較少見,多為髂腰肌引起,有時候在髖關節置換術後的病人可見,「外側彈響髖」比較常見,多為闊筋膜張肌和髂脛束引起。有些是先天較緊,有些是後天姿勢或運動引起的張力不平衡導致的闊筋膜張肌和髂脛束張力過大,和股骨大轉子摩擦所導致聲響。

一般而言,伴隨較明顯疼痛的彈響髖通常已經發展出慢性滑囊炎或肌肉、肌腱的慢性損傷、病變,建議要積極治療。最好平時要做闊筋膜張肌的伸展和臀肌的肌力訓練。

出現不適 伸展復健可治療

彈響髖有時會被誤認為坐骨神經痛或是髖關節炎,也可以利用診斷性的注射來確認。治療上可以用運動或物理治療的方法來放鬆闊筋膜張肌和髂脛束,抑或是利用注射的方式,均有不錯的效果。

其他關節處有聲響,也大多數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用過度擔心,但有些人卻喜歡將關節折得作響,覺得很舒服,但關節可能也會因此退化得愈快,所以不建議如此做。

另外,還有些人習慣大力扭動脖子,讓脖子發出巨大的聲響,但頸椎是很脆弱,如此可能會磨損神經及脊椎。

自然活動產生的關節聲響若沒有疼痛,並無危害,但不要刻意去使其發出聲響。若有疼痛或出現活動障礙,即需就醫診斷。

(作者為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復健科主任)

▲彈響髖的人最好平時就做闊筋膜張肌的伸展。(照片提供/廖宜新)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