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免疫反應性中耳炎 治療及時不影響聽力
文/陳建志
一名35歲男醫師,經衛生局安排,某日早上接種AZ疫苗,到了晚上,左手臂感到疼痛,右耳開始感到悶脹,很怕聽到突然變大的聲響,例如汽車發動、手機響起或水龍頭開啟。就醫時,右側耳膜上方輕度充血,聽力檢查顯示右側耳蝸中度病變。
另一名30歲女護理師,也是在接種AZ疫苗後3天,全身痠痛,兩耳開始會一直聽到相當瑣碎的聲音,好像有人在耳邊搓泡棉,感到煩躁不安。就醫時,兩側耳膜輕度充血,聽力檢查顯示兩側耳蝸輕度病變。
這兩名患者都是罹患疫苗免疫反應性中耳炎,併發耳蝸炎。AZ疫苗本身就是攜帶著COVID-19病毒棘蛋白基因的黑猩猩腺病毒載體,在進入人體後,開始感染細胞,把基因插入細胞核。細胞開始製造出大量的棘蛋白,供免疫細胞辨認,產生抗體。
在日常環境中,腺病毒相當常見,可感染人體任何器官,但以上呼吸道為主,故接種AZ疫苗必然會出現鼻炎、扁桃腺炎、咽喉炎、氣管炎,以及中耳炎,只是比較輕微,且不會進展。
中耳一旦發炎,發炎激素隨著血液循環或黏膜擴散作用進入內耳,耳蝸發炎水腫,影響到聽毛細胞群,使它們無法一起隨著聲響、柔順且整齊劃一地擺動,有的快、有的慢,所啟動的聽覺訊息無法同時傳進大腦,就會被解讀成「迴音」─每段聲音都會拖著尾音,往往會續發聽覺過敏。
由於疫苗所引起的免疫發炎反應是暫時性的,除非是耳中風(連續3個音頻聽損超過30分貝),並不需要因此緊急接受副腎皮質素治療,以免干擾免疫。
口服或靜脈注射抗組織胺 不干擾免疫
有鑑於這類患者往往都有過敏體質,會加重發炎,會建議口服或靜脈注射抗組織胺,減輕聽覺病症,卻不干擾免疫。
上述兩位患者在接受醫囑治療後,聽力沒有受到影響,中耳發炎消失,耳蝸功能也恢復正常。疫苗接種後,有任何不適,莫自行亂服成藥,宜諮詢醫師。
(作者為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