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聚寶盆》延緩失智症 中藥搭針灸改善生活品質
文/翁逸翔
一位78歲獨居阿嬤,近兩年來,記憶力越來越退化,經西醫診斷為輕度失智症,伴隨有頭暈、失眠等症狀來中醫門診求診。經詳細問診與把脈後,給予針灸和藥物治療,治療一段時間後,阿嬤自覺精神狀態與記憶力變得比較好,電視演的內容也比較記得住,失眠的情形也有獲得改善。
隨著高齡社會的到來,失智症越來越受到重視,依據台灣失智症協會進行之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粗估65歲以上的老人每13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失智症常見症狀有記憶力減退、自理能力低下,以及情緒起伏大。
目前西醫尚未找到治癒失智症的藥物,但可以透過中醫的預防保健,來達到延緩記憶力退化。除了記憶認知方面,一些生理問題例如:失眠、胃口差、吞嚥困難、便秘、小便失調、關節疼痛、肌肉萎縮等問題,也可以透過針灸和中藥來協助改善,給予患者更好的生活品質。
老年人平時也可以多運動、多動腦、保持社會活動、維持健康體重,以及均衡飲食,可以延緩老化與記憶退化現象。家屬和照顧者也可多幫病人按摩穴位,如百會穴;若有睡眠問題的可按壓風池穴、安眠穴與耳神門穴;若是吞嚥困難,則可用廉泉穴。
協助延緩退化 降低併發症發生機率
中醫對於失智病情較輕的人,會以維持記憶力、提升陽氣為主,透過中藥和針灸來改善氣血循環、增進大腦功能,來達到預防記憶力下降的效果;對於病情中等程度則以穩定精神狀況、延緩記憶退化為主,透過針灸和中藥來改善情緒和精神症狀問題;病情再更嚴重,出現生活功能失調的情況,中醫則可以協助延緩退化,降低併發症發生的機率。
此外,家屬與照顧者如何釋放照顧壓力,安排規律的健康生活也相當重要,也可透過中藥與針灸的幫忙,於門診時與病人一同治療,緩解因為照顧病人所帶來的不適。
(作者為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針灸科主治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