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耳咽管功能障礙 內視鏡手術 療效顯著
文/溫惟昇
27歲的王小姐有鼻過敏體質,長年飽受右耳悶塞、耳鳴所苦,每當搭飛機、上高山或過敏發作時更是嚴重。經鼻咽內視鏡、聽力學、鼓室圖等系統式檢查,確診為「耳咽管阻塞合併耳膜塌陷」,由於藥物效果不彰,選擇「耳咽管內視鏡微創手術」治療,終於解決困擾已久的問題。
陳姓國小學童自幼反覆中耳炎與積水,因聽力障礙影響學習表現,小小年紀已經接受了中耳通氣管手術多達6次,仍無法根除,改由針對耳咽管進行微創手術治療後,病況獲大幅改善。
耳咽管是連通耳、鼻之間的橋樑,堵塞時,會造成耳內壓力不平衡,產生耳悶、脹痛、耳鳴與聽力受損等症狀,長期下來併發中耳積水,甚至膽脂瘤的產生,造成不可逆的聽力破壞;鼻過敏、鼻竇炎、胃酸逆流、腺樣體肥大或鼻咽癌、放射線治療都是可能的誘發因素。
情況輕微者可嘗試吞口水或嚼口香糖來促使耳咽管開啟,或服用藥物。若效果不佳,傳統耳咽管成形術必須切除耳咽管開口附近的軟組織,來打通阻塞的位置,除了疼痛外,出血風險高,須住院,且效果普遍不佳。
幾乎不出血 無需住院
現行的主流治療採耳膜切開或放入管徑0.1公分的通氣管,另尋出路來維持壓力的平衡,雖然可改善症狀,但無法針對根本原因─耳咽管進行治療。
耳咽管內視鏡微創手術提供長期困擾的患者一個安全有效的選擇。
以內視鏡經由鼻孔進入,搭配專屬的擴張模組,直達阻塞部位進行撐開,可在完全不切除任何組織的情況下,達到良好的效果。其優勢為時間短(單耳需時不到10分鐘),不需任何傷口照護、幾乎不出血,故無需住院。
此療法引進台灣還不滿一年,但2017年已有國際知名期刊提出大規模系統性回顧,彙整15篇相關論文,統計超過1000位患者,證實對於耳咽管功能障礙具有顯著的療效。
(作者為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治醫師)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