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帶再生療法 重拾嗓音無傷口
文/溫惟昇
◎案例1:一名70歲婦人去年腦中風後,積極復健,手腳可活動自如,但聲音沙啞讓她很困擾,且喝水時,頻頻嗆咳,檢查後診斷出「續發性聲帶麻痺」,由於擔憂傳統手術復原期較長,於是 採取「自體脂肪細胞移植」,治療後當下即獲得顯著改善。
◎案例2:一名補教老師則因過度用嗓,經「喉閃頻攝影檢查」後,才得知罹患「聲帶溝合併聲帶萎縮」,連基本授課都相當吃力,但他不希望在頸部留下傷口,決定接受最新「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最終順利重返課堂。
聲帶麻痺 易伴隨明顯嗆咳
聲音沙啞的原因眾多,常見如抽菸或胃食道逆流造成咽喉炎;過度用嗓則易產生聲帶息肉、長繭。聲帶萎縮則肇因膠原纖維逐漸喪失,導致聲帶失去彈性,據統計65歲以上老年人其盛行率高達35%。另一可能為咽喉惡性腫瘤,有吸菸、飲酒習慣者為高危險群。
聲帶麻痺患者多半曾罹患腦中風、肺癌,或接受過甲狀腺、頸椎手術,其特徵為伴隨明顯嗆咳情形,除提高吸入性肺炎風險外,對日常生活造成極大的困擾。傳統手術須從頸部切開進入喉部,以外力將聲帶靠攏,需住院且復原時間長。
聲帶注射近年來已逐漸普及,然目前注射用醫材並非完美,如鐵氟龍、微晶瓷易引起纖維化而失去彈性;玻尿酸會逐漸分解與吸收,故須反覆追加注射。
自體脂肪細胞移植 療效持久
「自體脂肪細胞移植」透過不到1公分的微小傷口,獲取患者自身腹部脂肪後,萃取其活性細胞注入原先萎縮或麻痺的聲帶。由於該細胞具有增生能力,可提供長期維持的療效。
再生療法原運用於骨關節、韌帶之退化發炎疾病,透過注射「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來促進局部組織修復。而該療法於2018年首次獲得大規模研究證實,應用於聲帶亦能發揮顯著療效。
其優勢在於患者能免除所有傷口,只需自身10CC血液,透過專用離心機與試管,5分鐘即能純化出高濃度血漿,透過細針注入患部後,利用其富含生長因子的特性,恢復聲帶的質量與彈性。
(作者為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治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