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好好坐月子卻還是漏尿? 泌尿醫:可透過訓練改善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產後尿失禁是媽媽們很常遇到的困擾,醫師施冠偉在臉書粉專「鳥科學先生-泌尿科顧芳瑜醫師」表示,包括尿道鬆弛與膀胱不穩定,生產、停經、老化、神經病變、長期腹壓增加都是形成尿失禁的原因,可以透過訓練骨盆腔底肌肉及膀胱,或減少腹壓來改善。
形成尿失禁的危險因子
生產:懷孕對骨盆底肌肉的支撐力是一種傷害,容易造成骨盆底肌肉鬆弛。
停經與老化:造成尿道的肌肉失去彈性和閉鎖的功能。
神經病變:糖尿病、中風、脊隨受傷、帕金森氏症、與骨盆腔相關手術,都會影響到會陰神經,造成尿失禁。
長期腹壓增加:例如慢性咳嗽、便秘、肥胖、攝護腺肥大需用力解尿等。
如何減少尿失禁發生
訓練骨盆底肌肉:嘗試「凱格爾運動」,訓練方式分為站立、平躺、坐姿,若姿勢不穩定,應詢問醫師,使用機器輔助。施冠偉表示,坐月子時補過頭的肥胖及平躺,都會惡化尿失禁情況。
膀胱訓練:利用大腦重新建立對膀胱的控制。可以製作排尿日誌,了解每次解尿的間隔時間,再慢慢延長間隔時間。
減少腹壓:例如減肥、戒菸減少咳嗽、多吃蔬果解決便祕、少吃利尿的飲食等。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