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擇食錯誤越吃越餓? 營養師教4招吃飽又健康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每天吃進身體的東西那麼多,為什麼有些人能夠吃飽,而有些人卻一直會喊餓呢?營養師彭逸珊在臉書粉專「愛健康營養師 珊珊」發文分享,不是別人很能忍耐肚子餓,而是你的進食選擇出了問題。
彭逸珊表示,只要選擇正確的食物使用,就會比較有飽足感。
1、減少精緻澱粉
高GI食物容易造成血糖波動,讓飽足感來得快、去得也快。
2、足夠蛋白質
蛋白質除了幫助建構肌肉之外,亦可提升飽足感、熱量也較脂肪低。
3、多吃各類蔬果
膳食纖維不單單促進腸道蠕動,也可以提升飽足感。
4、避免隱藏醣份
加工品、調味料等常含有隱藏醣分,建議減少食用頻率或是避免食用。
彭逸珊也提醒,每餐7分飽,健康活到老,7分飽確實對健康有幫助,既不攝取過多熱量,也不會造成胃部負擔,但有些人可能會擔心「這樣很快就餓」或是有「吃的很不滿足」的感覺,彭逸珊提出4個方法給大家嘗試。
1、很多時候是頭腦想要吃,並非肚子餓需要吃。如果真的控制不了嘴饞,建議選擇熱量低或是蛋白質類的食物。
2、建議吃飯的順序為低脂蛋白質>蔬菜>澱粉,如果有湯一定要是清湯,避免攝取額外澱粉和油脂。
3、細嚼慢嚥,刺激消化液分泌、提升腸道蠕動。
4、變換多種類食物,增加吃東西的樂趣,同時可以攝取多種不同營養素。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