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診斷出乳癌晚期病人 均因疫情延誤病情
〔記者張勳騰/苗栗報導〕自去年5月爆發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以來,不少民眾身體有異樣卻不敢到醫院就醫檢查,等至疫情緩和到院就醫時,都已延誤病情。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外科部主任馮啟彥表示,近期已連續診斷出4位乳癌病人,全因疫情不敢就醫,且檢查時都已非早期乳癌,有位女性左乳房外側甚至出現潰爛出血才就醫;4人都必須手術切除乳房,再接受化學治療才能穩定病情。
馮啟彥指出,4個案例中,有2位病人原本是因有乳癌家族史及乳房經常性長腫塊而定期回診追蹤,卻因疫情影響而中斷,沒想到再次檢查已是第二期乳癌。
另2位病人則是自己發現有腫瘤,因疫情遲遲不敢就醫,任由腫瘤逐漸增大,其中1位56歲的女性左乳房外側已經出現潰爛出血,才在好友勸說下到醫院檢查,經切片證實為常見的乳管浸潤性乳癌,惟大小已超過8公分。
馮啟彥表示,早期乳癌(原位癌或第一期乳癌)可選擇乳房保留手術,且術後不一定需要做化學治療,但若拖延成晚期乳癌(第二-四期乳癌)通常需要做乳房全切除手術,且術後須接受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及標靶治療,過程相當辛苦,因此若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對病情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馮啟彥強調,定期的乳房攝影加超音波檢查是揪出早期乳癌的利器,建議婦女一定要定期接受檢查,若有發現異樣,應立即就醫,才能大幅降低乳癌治療的不適,也提高乳癌的存活率。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