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攝護腺肥大要開刀? 醫:睡前少喝水、多運動助改善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攝護腺肥大是男性常見的泌尿道疾病,但是否需要開刀,還是吃藥治療即可?醫師表示,輕微症狀的攝護腺肥大,不一定需要治療,可以先從改變生活模式開始,若是中等症狀的攝護腺肥大,才會選擇給予藥物治療。
馬偕紀念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李致樵在臉書粉專「泌尿科診療室 李致樵醫師」發文指出,其實一般輕微症狀的攝護腺肥大,不一定需要治療,可以先從改變生活模式開始,比如說睡前少喝水、白天喝水慢慢喝或開始多做運動,有時症狀就會明顯改善。若中等症狀的攝護腺肥大,醫師才會選擇給予藥物治療。
5款攝護腺肥大藥物與副作用
●副交感阻斷劑:此類藥可抑制膀胱肌肉收縮,專門針對頻尿或急尿的症狀。常見副作用為口乾、便秘等。
●甲型交感阻斷劑:是攝護腺肥大的第一線用藥,效果非常顯著,可改善排尿速度。常見副作用為姿勢性低血壓、逆行性射精等。
●PDE5抑制劑:這類藥物有壯陽效果,像威而鋼或犀利士。除了壯陽效果外,也有改善排尿症狀的效果。常見副作用為姿勢性低血壓、視力模糊、背痛等。
●5a還原酶抑制劑:這是一種抗男性荷爾蒙藥,可增進尿流速且降低日後尿不出來的機率。用藥持續6個月後可能讓攝護腺體積縮小20%左右。常見副作用為胸痛、性慾減弱、臉潮紅等。
●抗利尿激素:這是一種合成荷爾蒙,可讓人夜間尿液濃縮尿量變少,進而改善夜尿的症狀,效果顯著。常見副作用為低血鈉。
李致樵提醒,攝護腺藥物皆需長期服用,效果可能隨著年紀與攝護腺的增長而減弱。此外,如果正在服用藥物並遇到不舒適的情形,應立即觀察自己的反應是不是用藥的副作用,並降低自己的焦慮,同時也要跟醫師反應自己有這些情況,來調整藥物。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