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台灣武肺死亡率高於世界平均! 醫揪關鍵原因:其實很多可以避免

2021/06/10 15:00

台灣武肺死亡率高於世界平均! 醫揪關鍵原因:其實很多可以避免

醫師認為,隨著越來越多的快篩站設立,台灣的死亡率應能獲得控制。(資料照,記者塗建榮攝)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至昨(9日)統計,台灣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死亡率為2.78%,已超過世界平均值2%,對此前台大醫院副院長王明鉅指出,這樣的結果可能要歸咎於確診者在感染初期沒有得到適當的醫療照護,並強調台灣應開始大量的主動篩查或全面性的個人居家篩檢,並盡早讓長者能打到疫苗。

王明鉅在臉書發文整理了5月18日至6月9日,共321個死亡病人的確診與死亡日期,其中有20.9%是死亡當天或死亡後才確診,24%是確診後3天內就死亡,王明鉅強調,這些數字明顯指出,至少有143位病人因為被確診的太晚,導致病情已經發展到了相當嚴重的階段,就算台灣的療能力再好,也很難救回;此外,三級警戒公布後,幾乎所有人都待在家中,許多長者也因為害怕染疫不敢就醫,導致一些已經被病毒找上的人們,在肺部本就有問題的情況下,又被症狀不明顯的「快樂缺氧」攻擊,進而讓猝死或緊急送醫的情況增加。

王明鉅認為,上述狀況導致了台灣死亡人數異常的多、確診人數太少,這種「分子太大、分母太小」的狀況,才會導致死亡率偏高,他也直言,這些太慢被發現的確診者,擊垮了台灣過去1年半以來一直不願執行大量篩查、不願釐清到底社區內病毒感染狀況為何,一直想用著「築高牆」方式,企圖把所有病毒全部堵在國境之外的政策。

不過王明鉅也表示,全國各地開始成立快篩站後,建立了足以早期發現感染者的能力,他相信武漢肺炎的死亡率會在大量的全民篩查下降低,多數確診者也能更早接受醫療照顧,如果未來再加上大通量的PCR檢測後,台灣的死亡率絕對能低於世界平均值。

對於現階段疫情造成的傷害,王明鉅認為最遺憾的不是病毒突破邊境堆得很高的圍牆,而是至少100位以上,其實是有機會可以避免的死亡個案,他也提出現階段我們能做事有3件:

1、大量,絕對大量的主動篩查或全面性的個人居家篩檢。

2、讓活動力較差的長者,有及早發現已經感染與問題惡化的能力,例如遠距監測與照護觀察、使用家中的血氧儀。

3、在醫療人員疫苗已經打得差不多的現狀下,讓老人家們能以最優先的順序接種疫苗。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