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衛生局:無法評估疫情何時結束 應曉薇建議推「台北疫苗通行證」
〔記者鄭名翔/台北報導〕台北市政府衛生局長黃世傑今指出,近期世界疫情有反彈跡象,現無法評估疫情何時落幕,疫苗取得及普遍施打仍是重點;北市議員應曉薇認為,中央規劃4月15日起開放一般民眾預約接種,北市府應加強宣導,另也應研擬推出「台北疫苗通行證」,透過智慧科技協助未來全民接種後的生活型態。黃世傑允諾將研議。
衛生局長黃世傑今早陪同市長柯文哲完成AZ疫苗施打,下午再赴議會備詢並表示,身體並無特別感覺;應曉薇指出,衛生局應針對未來若開放全民預約接種疫苗,相關條件、費用、建議施打及緩打對象等,進行完整的衛教作業,使市民詳悉。
黃世傑表示,北市目前規劃13家醫院、17個施打點,依中央排定順序,按梯次漸進施打;北市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補充,服用類固醇、避孕藥物、懷孕婦女、對疫苗過敏者,副作用風險較高,建議先不施打;而按目前醫護施打後反應,年輕族群出現發燒、痠痛等副作用較高,55歲以上相對少,鼓勵對疫苗有信心的市民仍可爭取預約接種。
應曉薇追問,評估疫情何時可落幕?黃世傑說,近期世界疫情又有反彈趨勢,加上許多貧窮國家疫苗取得不易,達到群體免疫困難,目前難以評估疫情落幕時間,「明年可能好一點」;黃世傑也說,英國、以色列、美國普遍施打疫苗後,疫情控制很好,但因應變種病毒的疫苗效力目前也難認定,為今取得疫苗、普遍施打仍是最重要。
應曉薇認為,台北市應提前因應未來全民施打趨勢,推出「台北疫苗通行證」,以科技方式方便掌握民眾疫苗接種情況、也有利於未來各地通行;應強調,未來生活型態改變,倘若台灣疫苗施打率過低,可能會被其他國家列入不建議旅遊地點,反而「被鎖國」,北市應展現智慧城市高度,鼓勵市民施打並協助接軌世界。
黃世傑說,若涉及國際通行,則還須考量技術及國際認證問題,許多國家不願意,但允諾將著手研議「台北疫苗通行證」的可行性。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