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下肢周邊動脈阻塞嚴重恐致死 醫:要戒菸、降3高

2020/11/11 17:31

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黃睦翔指下肢周邊動脈阻塞嚴重致死率高,要戒菸、降三高與適度運動,控制危險因子。(記者王俊忠攝)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66歲李先生是長期洗腎的糖尿病患者,幾年前因左腳傷口感染切除膝蓋以下肢體,之後裝義肢復建,生活漸恢復正常。但後來李先生發生1次心肌梗塞,經成大醫院心血管團隊緊急心導管手術打通血管,接著其右腳也出現傷口癒合不佳,患者再找成醫團隊打通阻塞的右腿血管、置放支架,傷口終於逐漸癒合,免於再次截肢。

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黃睦翔指出,人年歲愈高,動脈壁會因為脂肪的堆積而逐漸淤積、阻塞,即是所謂動脈血管粥狀硬化,發生在心臟的冠狀動脈會產生狹心症(心絞痛);而發生在非心臟部位的周邊血管則稱為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其中又以下肢動脈狹窄發生率最高,輕者肢體末梢疼痛,嚴重時會產生肢體缺血、冰冷、蒼白或壞疽,甚至危及生命。

黃睦翔表示,下肢動脈狹窄嚴重阻塞者有40%會出現間歇性跛行,其中4%病患在5年內面臨需要截肢;7%病患在5年內要接受介入性治療,另約10%患者會出現肢端缺血危症,休息時下肢都會痛,或出現慢性無法癒合的傷口、潰爛、壞疽等,病人1年內死亡率將近25%,若已嚴重到要截肢程度,則1年內死亡率高達45%。

黃睦翔說,患有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病患常合併有心臟或腦部血管疾病,除了要注意肢體症狀,也要小心有否心絞痛或腦中風症狀,加強危險因子的控制。年紀越大、吸菸、3高患者與洗腎患者都是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高危險因子。

他提醒民眾,平時要注意下肢周邊動脈血管發生阻塞會產生的症狀,輕度或許無症狀,但有的會略感下肢酸麻冰冷;中度阻塞可能會漸歇性跛行,走一段路後、腿部痠麻疼痛,休息片刻血液循環恢復,又能繼續往前走,但整個過程會一再反覆出現同樣症狀,甚至有無法癒合的傷口等,一定要儘快就醫,千萬不要延誤到嚴重阻塞,會有高致死率。

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黃睦翔指下肢周邊動脈如中度阻塞,可能出現漸歇性跛行問題。(圖:示意圖,成大醫院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