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青少年行為異常達2週以上 醫師:當心情緒風暴

2020/10/22 10:05

成大醫院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李博偉指出青少年行為反應突有異常且持續一段時間(約兩週以上),須當心青少年情緒風暴。(記者王俊忠翻攝)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在成大醫院急診室,1對父母神色緊張衝向自己就診的女兒,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孩子竟然在學校割腕。原來是15歲國三少女小璇從國一起就常悶悶不樂,在教室經常無法專注、無故緊張,坐立不安,甚至有突發恐慌發作的狀況,常到保健室休息,接受輔導;國三出現不想上課的念頭,成績退步。父母管教較嚴,對女兒期待高,不能理解小璇的憂鬱情緒,對其退縮常予指責,直到這次割腕,才驚覺問題嚴重性。

成大醫院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李博偉表示,評估小璇的憂鬱症狀、家庭及人際關係,採取合併藥物與心理治療的方式,協助其跳脫不斷重複循環的負向思考。在小璇憂鬱症狀逐漸減輕後,也安排家庭諮商,重新連結其與家庭的關係,加強親子間溝通模式,也協助小璇父母紓解自身面對孩子轉變的情緒壓力。經過幾個月努力,小璇開始能找出不同情緒的處理方法,回到學校上課,並能參與自己有興趣的活動。

李博偉指出,青少年是從孩童過渡到成年的時期,身體、心理、社會情感等面向都有大幅度轉變,他們急於尋求獨立自主、建立自我認同,但同時也面臨課業、人際關係、感情等壓力,面對自我價值觀的挑戰、重複經驗的無助感,若親子關係再疏離,很容易因此產生負面情緒,因此,青少年青春期也被稱為情緒風暴期。

要防範情緒風暴的產生,李醫師認為,平常應多注意孩子表現,最關鍵的是觀察青少年的情緒、行為、反應、態度、學校表現,如有「異於往常」且功能改變,例如學業忽然退步或自我照顧能力忽然變差。若發現孩子的表情愁苦或變得木然,話變少、沉默,入睡困難或睡眠片斷,肢體動作變得緩慢或提不起勁,開始拒絕或懼怕上學,與父母互動或社交狀況改變,會拒絕參與原本熱衷的家庭或同儕活動,甚至開始提及死亡或自殺議題等,且持續一段時間(約兩週以上),就需注意是否為憂鬱的警訊。

青少年常見的情緒障礙症,以憂鬱症或低落性情感障礙症為主,其背後的成因複雜,包括同儕關係、家庭問題或自我認同等發展危機,有些青少年會出現拒學、離家出走、藥物濫用與自我傷害等行為。

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15-17歲的青少年有6.8%罹患重度憂鬱症,1年有近7000名青少年自殺未遂。李博偉說,不同於成年人,青少年憂鬱症常常不典型,常因為情緒表達的能力尚未完全成熟、無法主動說出內心想法,變得脾氣暴躁、易怒,或出現許多身體症狀,如頭痛、腹痛,常讓家長或師長誤以為孩子是叛逆期或生病,而延誤及治療心理問題的時機。

李醫師認為,正確的評估是治療的開始,當家長或師長發現孩子的舉動、反應有「異於往常」且功能改變、持續一段時間,應到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門診接受進一步評估,才能及早評估孩子是否罹患憂鬱症,以及時接受治療,並給孩子適當的支持與協助。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社會處處有溫暖,一定能度過難關。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