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視青春期行為徵兆 專家教導親子溝通4大重點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17歲潘姓女學生因父母經常爭吵想離婚,令她擔心被拋棄,無心課業,父母以責駕代替溝通,潘女開始自我懷疑、否定,開始染髮、喝酒、沉迷網咖,甚至以自殘緩解情緒,父母卻認為女兒是「想吸引注意」,更加不諒解,親子衝突越演越烈,最後潘女因自殺未遂被送至台北慈濟醫院,經身心醫學科及臨床心理師許雅惠協助,才找回女學生應有的健康。
據衛福部統計,青少年自殺死亡率連年攀升,至2019年更高居青少年死因第2位,顯示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日趨嚴重,尤其在現今網路普及、社交方式改變,皆易導致青少年在虛擬和現實世界的角色交替中,產生混淆、迷失自我,如未能良好溝通,孩子極可能為了尋求關注與認同,做出極端行為。
許雅惠建議家長,對青春期孩子透過下列方式陪伴:
「鼓勵表達」,父母減少嘮叨碎念,應以引導取代單向要求或命令,傾聽孩子心聲,除了能讓孩子感覺被尊重,也能訓練表達能力。
「尊重孩子隱私」,青春期孩子的自主性及個人意識增強,會希望擁有私人領域,如房間、日記、信件等,然而家長常以「關心」為名,侵犯隱私。尊重,給予私人空間與信任,他才會學到尊重別人。
「容許健康冒險」,青春期孩子出現自我意識,想展現獨特自我,嘗試如染燙髮、打耳洞等冒險活動,但往往與父母固有觀念衝突。家長可引導其思考此事的意義及後果,並事先說好規則,給予選項,不對事件做好、壞論定,讓孩子學習為自己負責,以降低摩擦。
「切勿直接批判」,父母直接的否定、批判會降低孩子的自信及自尊,瞭解事件動機、細節再給予建議及選項,並讓孩子自己做選擇,以免引發極度反彈,甚至從事更危險的事。
許雅惠臨床心理師也提醒,注意力下降、沉迷電腦、日夜顛倒等可能都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問題的警訊,家長平時需多留意孩子的狀況,早期發現早期就醫,以免憾事發生。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