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奇美醫進新藥 泡泡腎不再大

2020/04/28 10:58

奇美醫學中心引進抗利尿激素拮抗劑,造福泡泡腎病人。(記者吳俊鋒攝)

[記者吳俊鋒/台南報導]俗稱「泡泡腎」的多囊性腎病,9成來自遺傳,隨著年齡增長,腎臟會不斷冒出囊腫而變大,甚至超過正常尺寸的2倍,逐漸失去原有功能;奇美醫學中心引入目前全世界唯一證實有效的上市新藥「抗利尿激素拮抗劑」,可有效減少水泡的形成,讓泡泡腎不要長大。

奇美醫學中心腎臟科主治醫師吳佳純建議,泡泡腎發生率500分之1至1000分之1,由於以遺傳為主,有家族病史者,青春期時就應開始超音波檢查,是否有水泡形成,每年追蹤,也可自費進行基因診斷,及早發現、治療。

吳佳純說,這類病人在出生時,腎臟的功能、外觀都與常人無異,但進入成人期之後,隨著年紀的增長,腎臟漸漸地冒出一顆顆形似水泡的囊腫。

吳佳純提到,一般而言,隨著年紀增長,腎臟有少數幾顆囊腫是常見的超音波影像,但多囊性腎病的囊腫則會逐年增加到無法計數,造成腎臟日益變大,因囊腫壓迫正常腎臟組織,而逐漸的失去功能。

病人除了腎臟腫大引起的腹部腰部不適之外,也常有血尿、腎結石,以及泌尿道感染,還有高血壓等併發症;有些會同時合併肝臟囊腫,但多數未影響肝功能。

通常病人在50歲左右,因產生尿毒症狀而進入需要依賴透析治療(洗腎)的階段,根據統計,台灣洗腎病人中,約2.4%是因為多囊性腎病而導致尿毒症需要透析治療。

吳佳純強調,該疾病為自體顯性遺傳,子女有高達一半的機會得到,早期診斷多囊性腎病,及早控制與治療,盡可能延緩進入透析的階段,相當重要;過去需要等病人成年後,產生典型的水泡才能診斷,現有的基因診斷技術,有助家族史的病人在未發病前確診。

吳佳純指出,醫學界發現透過抑制體內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可有效抑制水泡的形成,進而以抗利尿激素的拮抗劑來治療病人,證實可以減緩水泡形成,控制泡泡腎長大的速度,讓腎功能退化的速度約延緩3成。

吳佳純舉例,原本預估6年後,需要透析的病人,在此藥物治療之下,有機會可延長至9年後才洗腎,而且使用得早,效果越好,但使用時,會出現多尿的狀況,需注意補充足夠的水份,約10%有肝功能異常,要小心監測。

除了使用新藥物控制水泡增長之外,好的高血壓控制也不可或缺,才能發揮更好的效果,並減少因高血壓引起的心血管併發症。

吳佳純表示,抗利尿激素拮抗劑2014年之後,於日本,以及歐美國家等陸續上市,台灣健保署針對已進入慢性腎臟病第3期的多囊性腎病人,有條件給付此新藥,奇美醫學中心已爭取於2020年引進該藥。

不過抗利尿激素拮抗劑頗為昂貴,自費每個月至少2.5萬元,醫師評估過濾率25分以上,且年紀半百之內,健保才有條件給付。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