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不對等 學者疾呼重新談判
兩岸協議監督聯盟昨日於台大校友會館舉辦「服貿協議對經濟及社會衝擊」論壇,第一場論壇由中興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副教授徐偉群(左三)主持,邀請政大法律系助理教授林佳和(左起)、文化大學勞工關係學系副教授李健鴻、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右起)、台大經濟系主任鄭秀玲、台大社科院院長林惠玲等學者交換意見。(記者羅沛德攝)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馬政府在外界批判下,趕忙拋出服貿協議評估報告,但內容只說好不提壞,又引發新爭議。台大經濟系與多個民間團體昨舉辦論壇,學者批評,服貿協議令人感到憤怒及憂慮,不僅開放不對等,且未將國家利益擺在商業利益之上,台灣將遭受巨大衝擊,影響層面遍及產業生計、勞工就業、言論自由、人民隱私、醫療自主及社會結構等,呼籲政府重新檢討、重新談判。
黑箱協議衝擊 台灣難承受
台大經濟系、兩岸協議監督聯盟等學界及民間團體昨共同主辦「兩岸服貿協議社會論壇」,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系副教授、台灣守護民主平台會長徐偉群指出,這個「黑箱協議」一旦通過,台灣將蒙受巨大且難以承受的衝擊,中經院的評估報告卻只提總體影響,未對個別產業、勞工薪資水準等進行評估;但馬政府顯然要強渡關山,令人感到憤怒及憂慮,民間團體要求服貿協議未經國會審議不能啟動,且國會審查前須先完成實質影響評估及對每項開放產業進行聽證。
台大經濟系主任鄭秀玲表示,諾貝爾獎得主Joseph Stiglitz主張,自由貿易協議必須是對等的,且不應將商業利益放在國家利益之上;但服貿協議是不對等的,我們對中國的開放都是不限制,包括跨境提供服務、境外消費、商業據點呈現及自然人呈現等,中國卻要求符合條件或不做承諾。
未考慮國家利益 令人憤怒
鄭秀玲表示,兩岸經濟規模、自由環境也不對等,中國多為大型國營企業,且負有政治任務,這幾年中國國營企業到處併購海外企業及天然資源,二○一二年海外併購金額達六五二億美元,四年內成長逾六倍,未來中國國營企業來台併購,將影響台灣政經情勢。
鄭秀玲強調,馬政府的談判完全沒有策略,對中國開放他們需要的專業人才,且開放交通運輸、物流等,將使中國全面控制海陸空、金流及物流系統、文化等,進而影響言論市場。她批評,服貿協議未考慮國家利益,令人感到憤怒,應重新談判,流通性服務業等有國家安全考量的產業及美容美髮等弱勢產業,不能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