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毒危害生育力 國內外學者研究證實
塑化劑集體訴訟舉證難題 展露新曙光
〔記者王昶閔、魏怡嘉/台北報導〕國內外學者研究證實,男嬰若在母體子宮內暴露到高劑量塑化劑,會使男嬰的生殖器與肛門距離(AGD)縮短;最近科學家又發現,成年男性的AGD如果較短,的確會明顯影響精子的濃度與活動力,AGD測量容易,且可能比陰莖長短更適合作為評估生殖功能是否受損的指標。塑化劑集體訴訟舉證困難的難題,可能有新曙光。
男性AGD每短1cm 每西西精子減少430萬隻
世衛新修訂的男性精蟲標準,每西西精液中有一千五百萬隻。美貝勒醫學院與史丹佛大學醫學院五月發表在PLoS ONE期刊上的研究發現,成年男性AGD每短一公分,每西西的精子數就減少四百三十萬隻;活動精子總數減少六百萬隻。
該研究募集一百一十七名不孕男性與五十六名生育力正常的男性,分析比較發現,不孕男性的AGD平均為三.一八公分,明顯比一般男性的四.四六公分要短得多;此外,不孕者的陰莖為十.七公分,比一般的十一.九公分略短,睪丸體積三十三.二毫升,也比一般的四十.八毫升略小。但血中的男性荷爾蒙並無明顯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近來國人均把塑化劑危害的焦點,集中在陰莖長短上,但這項研究卻發現,陰莖長短與精蟲數多寡,在統計上並無顯著相關。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學者三月發表在重要期刊「Environment Health Perspectives」上的研究也有類似發現,並懷疑成人的AGD短小可能與胎兒時期在子宮內的內分泌干擾因子有關,包括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物質,但尚須透過長期追蹤證實。
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政府應該在未來的健康照護追蹤計畫中,將AGD納入測量項目。塑化劑所造成的健康危害,應是一個症候群,症狀包括AGD短、性早熟、不孕、陰莖短小等。
醫師︰量測AGD後 列入病歷作求償證據
北榮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認為,疑似暴露到高劑量塑化劑的孕婦所產下的幼兒,可請醫師量測AGD後,先記載在病歷上,等未來更多學術證據出爐之後,或可成為訴訟或求償的證據。
成大環境微量毒物中心主任李俊璋表示,AGD縮短是雌性化的指標,在研究上很有意義,但求償舉證的困難之處,在於如何重建過去的塑化劑暴露量,才能分析與後續健康危害間的因果關係。中國醫藥大學兒科教授蔡輔仁則認為,造成AGD變短的成因很多,如何認定是塑化劑造成,相當困難。
國衛院院長伍焜玉曾說,國內的食品污染事件規模之廣,造成國人受到人類空前的暴露量,估計是過去以為的十到二十倍,目前國衛院正與台大在討論,透過分析紅血球蛋白的新技術,來評估過去暴露量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