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動起來 NCC:最重罰200萬
NCC昨天表示,散布假消息如有違反事實查證致損害公共利益,或妨害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最高可罰兩百萬元。 。(資料照)
對抗謠言大作戰 強化廣電媒體內控與查證監理
〔記者蕭玗欣、林惠琴、吳欣恬/台北報導〕網路謠言及假消息、假新聞氾濫,衝擊國安及社會穩定,蔡政府也展開遏止謠言大作戰,除內政部等部會研擬修正國安法等,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昨天表示,將依法持續強化廣電媒體內控與查證監理,必要時將邀廣電媒體進行事實查證的內控、倫理等研習,如有違反事實查證致損害公共利益,或妨害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最高可罰兩百萬元。
蔡總統連日來多次抨擊假消息、假新聞對台灣社會造成衝擊,並教導民眾「快查證、別傳播、幫澄清」三個動作來反制假消息與假新聞;而行政部門除了澄清謠言等被動反應外,也擬反守為攻,決定主動出擊。
不只影響國安 也危及民主
NCC指出,資訊科技發展帶動各種訊息散布快速,近年來國際上常見網路爭議訊息不斷,甚至惡意散布,若再加上廣電媒體播送,產生擴大宣傳效果,可能對社會造成相當影響,嚴重者不只影響社會安定,甚至對民主產生危害。
NCC強調,將持續強化廣電媒體內控與查證監理,必要時將邀廣電業者進行事實查證的內控、倫理等研習,強化媒體業內控問責機制的落實,降低具特定目的訊息對公共利益造成的危害,並避免錯誤訊息經傳播擴大渲染。
NCC重申,廣電業者依法必須確保提供視聽眾正確平衡的資訊,避免爭議訊息轉載對社會造成傷害,如有違反事實查證致損害公共利益,或妨害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最高可罰兩百萬元。
食藥署氣象局 主動出擊
除了規範廣電媒體,衛福部食藥署表示,愈來愈多食安謠言衝擊產業,目前「食安法」第四十條規定,發布食品檢驗資訊時,須同步公布檢驗方法、單位與判讀依據,否則恐涉不實謠言。
食藥署指出,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六十三條,散布謠言影響公眾安寧者,可處三日以下拘役或三萬元以下罰鍰;「刑法」第二五一條規定,意圖影響糧食、農產品或其他民生必需的飲食物品交易價格而散布不實資訊,可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二十萬元以下罰金,呼籲民眾不要發布或轉傳未查證或不實訊息。
農委會則直指,先前諸如臉書社團「靠北民進黨」發文指稱「香蕉含農藥殺菌劑『克收欣』致癌物,吃水煮香蕉要三思」等,都對國內農業造成衝擊,農委會防檢局隨即截圖報警,依社維法處理。
除了食安,氣象也與民眾息息相關。今年初花蓮大地震,有號稱民間地震預測家的林姓民眾,不斷在網路發布地震預測文,宣稱會有規模更大地震,造成人心惶惶,中央氣象局即依氣象法開罰二十萬元,創下民間預測被開罰的頭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