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關注新地方學推動 鄭麗君「在地知識是建構台文化的重要資產」

2019/04/14 15:01

「共筆台灣:地方學的新展望」所有與會者合影留念。(文化部提供)

〔記者陳昱勳/台北報導〕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於昨與今日兩天舉辦「共筆台灣:地方學的新展望」研討會,會中由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針對地方學的策略發表專題演講,並與台史博館長林崇熙進行焦點與談,文化部長鄭麗君出席開幕致詞時表示,台史博邀請各界對話,正是重建歷史發展新展望的起點,重建歷史要從重建地方學開始。

現場來自全台各地的地方學研究者及實踐者出席發表,與社會大眾分享各領域及博物館如何與地方串連,共構地方知識。鄭部長引用黑格爾的名言「這裡有玫瑰,就在這裡跳舞吧!」表示,世界的知識體系是從地方開始的,每個人都是在地知識的生產者、詮釋者、傳播者與轉譯者,台史博邀請各界對話,正是重建歷史發展的絕佳起點。

文化部長鄭麗君認為世界的知識體系是從地方開始的,期盼透過博物館將民間與政府的力量結合在一起。(文化部提供)

此外鄭部長提出3個展望,一為期望讓社區營造成為在地公共治理的力量,文化部今年也規劃了博物館政策白皮書凝聚共識會議,希望博物館與在地共同發展;第二,文化部已透過前瞻基礎建設預算,把過去數位典藏資料重構於「國家文化記憶庫」體系,連接地方知識體系,並與世界知識連結。

最後第三個展望為在地知識是豐富文化的DNA,應在當代社會不斷地再生,期盼在地知識學不斷地支持台灣文化發展,未來也將借重台史博的力量,讓國家文化記憶庫的建置與應用可以深根推廣。

台史博館長林崇熙則表示,地方學研究應該是大家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站在不同立場書寫地方。既不是專家學者主導,也不同於書寫國史的傳統。林崇熙進一步表示,未來台史博將致力於11萬件館藏資料的透明化及應用,也會透過文物、口述訪談、推廣與保存在地技藝等方式持續新地方學的推動。

本次研討會結合工作坊形式,強調學界、博物館與地方民眾的參與式對話。首先透過專題演講及焦點與談,其次透過學界的專業討論,深度分析地方學的各種學術面向。台史博後續將策劃「誰主沉浮—水文化在台灣」、「台灣戰後社會運動」等特展,分別從台灣水文系統之變遷,以及透過台灣社群行動之歷史,看見受壓迫者從無力者的結構困境進入公民翻轉的有力動能,深化發展新地方學知識共筆與公眾參與的目標。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