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版木馬屠城記——《假孔子之名》揭文化統戰陽謀 ◎鄭秉泓

紀錄片《假孔子之名》描述「孔子學院」打著儒學招牌,實行文化統戰之實。(嘉義國際藝術影展提供)

◎鄭秉泓

《假孔子之名》導演秋旻。(嘉義國際藝術影展提供)

趙琪一呼百應,抗議「孔子書院」的聲浪遍地開花,北美數所大學機構陸續宣布結束合作。(嘉義國際藝術影展提供)

趙琪為了到加拿大「孔子書院」教書,簽下具禁練法輪功條款的合約,一年過後向加拿大政府提起訴訟,聲稱信仰遭到歧視。(嘉義國際藝術影展提供)

每年三月中下旬舉辦的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已然來到第五屆,開幕隔天,迎來一部非常爭議性的紀錄片《假孔子之名》的亞洲首映。此片的英文片名是In the Name of Confucius,可直譯為「以孔子之名」,中文字就是這麼奇妙,光是把「以」換成「假」,就足以令尚未看過電影的觀眾充滿遐想。事實上,這不是關於孔子思想或儒家文化的紀錄片,把它看成一則試圖揭露「孔子學院」真相的新聞追蹤報導,反倒比較適合。

自二○○四年起,中國仿效德國、英國在海外設立歌德學院、英國文化協會以利文化推廣的模式,開設「孔子學院」(Confucius Institute,簡稱CI)推動漢語學習及中華文化,合作對象主要是各級教育機構,以免費提供講師和教材、補助文化活動經費等方式進行贊助,希望藉此「軟實力」降低西方諸國對於中國崛起的憂慮,並促成各種交流。

全球設孔子學院 降低對中國戒心

過去十三年,平均每一至兩週,世界上就會出現一所新的孔子學院。根據「孔子學院」位於北京的總部「漢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下屬正司局級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官網資訊,截至二○一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他們已在全球一四六個國家(地區)建立五二五所孔子學院和一一一三個孔子課堂,以歐美最為密集。

這部紀錄片《假孔子之名》,正是要探討「孔子學院」如雨後春筍般林立於世界的背後真相。電影的主要受訪者,是漢語教師趙琪。趙琪為了實現夢想,前往漢辦申請「孔子學院」的海外教學工作,然而當她通過嚴密考核,終於要簽下合同之際,赫然發現了禁止教師修練法輪功的條款。幾經考量,從小基於健康因素而練法輪功的趙琪,還是簽上自己名字,啟程前往加拿大,未料這竟成為噩夢的開始。

趙琪身處自由民主的加拿大,卻生活在恐懼之中。一年過後,她決定不再沉默,向加拿大安大略省人權仲裁委員會提起投訴,聲稱自己的信仰遭受歧視,並申請法輪功難民。趙琪此舉引發各方關注,多倫多教育局亦對此展開調查,麥克馬斯特大學決定關閉「孔子學院」,北美有少數幾所大學機構陸續跟進,結束與其合作關係。

教材藏洗腦因子 儒學淪粉飾工具

《假孔子之名》的導演是目前已取得加拿大籍的新聞工作者秋旻(Doris Liu),她畢業於四川大學,後來赴加定居,曾在法輪功修練者創辦的新唐人電視台的加拿大分台工作多年。秋旻在映後表示,自己教過老外中文,選用的課本正是「孔子學院」提供的教材,但當時並未注意裡頭是否具有爭議。二○一三年,秋旻讀到趙琪的投訴與孔子學院關閉的新聞,興起製作紀錄片的念頭,在這段一直被受訪者拒絕的真相追查過程中,她逐漸感受到「孔子學院」這個文教機構背後是如此暗潮洶湧。秋旻認為,別說是老外,就連自己出生於中國,都對「孔子學院」一知半解毫無設防,於是她走訪加拿大多間大學,試圖釐清對方欣然接納或是拒絕與「孔子學院」合作的原因。結論其實很簡單,接納者多半出自經濟因素,拒絕者則是捍衛普世價值——他們支持言論與思想自由,尊重多元,而「孔子學院」顯然無法做到這點。

孔子和儒學,在文革期間遭受批判與破壞,如今中國崛起,反倒成了粉飾中共政權的絕佳利器。「孔子學院」與真正的孔子或儒學無關,他們打著文化和教育的大旗,令人卸下心防,實則是一場庸俗的戰略秀,終極目的是在世界各處遍地開花,發揮影響力。說得直白些,不如將「孔子學院」視為二十一世紀的木馬屠城吧,且看中共可以假孔子之名,遂行文化統戰到什麼地步?

既然「孔子學院」可以成為中共高官劉雲山口中「連通中外的心靈高鐵」,自然也就可用另一個分身跨越台灣海峽,為兩岸搭起友善的橋樑。台灣目前並無「孔子學院」,但看著片中憤怒叫囂接納或者抗拒「孔子學院」的對立兩造,對比半個月前鬧得沸沸揚揚的中共三十一項惠台政策,台灣人難道沒有強烈的似曾相識之感?這三十一項惠台政策,無疑是更華麗的經濟版本的孔子學院,為的是以溫水煮青蛙的方式,不著痕跡地將整個台灣通通收編進去。

導演列入黑名單 仍堅守普世價值

秋旻因拍攝《假孔子之名》,目前已無法入境中國,她藉著這次來嘉義放片的機會,與特地來台的家人團聚。秋旻當然不是唯一的例子。中國導演應亮,當年因為將轟動一時的楊佳襲警案拍成《我還有話要說》,而被迫流亡香港,母親為了見他,只得參加旅行團,低調來台面會,回中國後卻遭公安百般訊問。應亮去年將這段切身經歷拍成《媽媽的口供》,此刻正在各大國際影展熱映。至於作品深具批判性的台灣導演李惠仁,因出資的香港老闆意圖干涉內容,只得選擇解約,轉而以群眾募資方式完成紀錄片《并:控制》。「并」反過來就變成「共」,李惠仁在片中由政治、經濟、文化等角度切入,談中國對台灣和香港無所不在的控制。

《假孔子之名》不僅要揭露「孔子學院」幕後真相,最終它和《我還有話要說》、《媽媽的口供》、《并:控制》殊途同歸,這群勇敢的創作者,其實是透過電影去追求真實,去揭露真相。這批可敬的作品,絕非鼓吹逢中必反,而是一針見血地直入問題核心,同時做出提醒——提醒我們時刻警覺,永遠堅守底線,決絕地站在普世價值這一邊。(影評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