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書劍集》中國經濟新常態中的變態

2015/06/15 06:00

◎歐陽書劍

當歐美股市在金融海嘯後返回高點震盪時,中國股市成為最閃亮的市場;即使中國官方承認經濟進入高成長不再的新常態,股市投資人仍然反向大成長,投資專家雖積極為股市的風靡尋找立基點,但可以確信的是,變態的應該不是新常態。

二○一四年七月中國用來衡量實體經濟所獲融資總量的社會融資規模,降到二○○八年金融海嘯後的新低點,顯示經濟成長的活力受到限制,但也是從二○一四年七月開始,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開始展開拉升行情,一年內從二千點上揚至超過五千點,在一片看壞中國經濟的聲音中,成為特異現象。

主要國際經濟機構早就下調中國的今、明二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在中國的外商,也近距離留下親身體驗的負面解讀。中國歐盟商會上週公布的二○一五年度商業信心調查顯示,歐洲企業對中國未來發展趨於悲觀,超過一半的千人大公司著手降低成本,而將中國列為最重要投資地點的比例也下降中。完成此次調查的五四一家企業,除了顯露對中國經濟走緩的悲觀預期外,也使該項調查結果突出了中國經濟現狀的幾點特色。

第一項是中國市場已不必然優於其他市場。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三.五%,中國經濟成長率雖仍達全球平均值的二倍左右,且七成受訪的歐洲企業預期二○一五年在中國收益(未繳利息及稅負前)將有增長,不過受訪企業認為中國分公司的收益將優於該公司全球平均收益者僅廿八%,預估中國分公司收益的成長低於全球平均值者,則達三十六%。這種中國投資優勢不再的情況,已連續三年出現,且負面差距逐年擴大。

第二是中國市場並非遍地黃金。歐洲企業對未來二年在中國的獲利狀況感到樂觀者只有二成八,認為悲觀者有二成三。其中在中國營運不到五年的企業,感到樂觀的有四成六,認為悲觀者僅十八%,可是經營五至十年而感樂觀的比例只有二成三,低於悲觀的廿四%,而已在中國營運超過十年者,感樂觀者也約廿五%,悲觀者為廿三%,顯示中國不再是隨地可以淘金的地方。

第三是現實不如想像的美好,也發生於對中國未來經商環境的預期。此次受訪企業有一半以上在中國經營超過十年,可是進入中國市場愈久、規模愈大,對未來樂觀者愈少。雖然仍有近六成的企業認為未來二年營收會成長,但在中國經營五年以內企業感覺樂觀者達七成六,經營五年以上者,僅約五成五,且多項數據均顯示此比例有下降趨勢。

不管是從總體或個體面觀察中國經濟,目前股市發展都顯得突兀。金融海嘯後,中國經濟幾乎獨步全球,成為拉高全球平均成長率的主要明星,但當時即使美、歐等經濟大國股市因貨幣寬鬆政策而逐步上揚,其國內股市卻一直在低點徘徊;而在高成長不再的新常態也成為中國官方用語時,其股市卻如脫韁野馬,奔竄走高。這種反經濟基本面的走勢,若非中國想要炮製美歐拉抬股市,以製造財富效果提振經濟,則僅印證官方掌控下的投資風險難以預測。

不能否認中國是重要市場,但當總體數據、外商及中國官方都認為難以維持過去榮景,新常態短期突變為高成長的機會顯然不高,此時變態的是股市、政策,還是心態?慢慢地會現出原形。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