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楊芙宜/特譯
中國經濟成長趨緩、房市降溫,通縮陰影籠罩,民間影子銀行頻爆違約及捲款潛逃的事件,但金融遊戲卻盛行不衰,中國大媽炒作對象從黃金、比特幣、房地產轉向股票。滬深股市5日爆逾1兆人民幣(約5兆台幣)的交易天量、不到3週漲近20%。分析師警告,當前中國股市過熱,類似2007年金融危機前情形,難持久且面臨大跌風險。
中國全民瘋炒股,近日股市行情令人驚聲連連。12月4日上海綜合指數強漲4.3%,創兩年來最大單日漲幅;5日大演雲霄飛車秀,開盤後一小時內,先上漲2.7%、觸及逾43個月新高,隨即重挫3%,高低震盪幅度近6個百分點,為去年8月中以來震盪最劇烈的一天。滬深股市成交量增加21%、至1.051兆人民幣(以下同),相較前一日的8692億元。
中國股民融資、盲目炒作的情況,連券商、交易員都猛搖頭,直言「A股瘋了」。投資人表示想要再次融資買進個股時,卻只見交易系統提示「全體信用客戶融資規模占公司融資總額度比例達到分析設定值」,才發現原來券商已無錢可借。
炒房團「錢」進股市
上海某大型券商營業部的總經理透露,「前幾天有溫州炒房團將幾個億的資金騰挪進了股市。這些炒房團根本不懂估值,也不看邏輯,進場就買,資金直奔券商掃貨」。甚至還有大戶高喊,「繼續掃入,愈怕愈要買」。
中國股市這種不看經濟基本面,投資人只跟從市場行為「大趨勢」風向跑的現象,被國金證券分析師黃岑棟評為「正處於非理性的亢奮中」,未來只怕會出現更劇烈的震盪。
這波漲勢明顯獲益於資金面因素,由被稱為「中國大媽」的散戶投資人重新進場以融資快速交易所促成,這部分交易量約占中國股市總交易量80%。萬得資訊的數據顯示,11月底當週,股票新開戶數量超過37萬個,創2011年4月來的最高水準,且多數為融資保證金的股票交易。
中國企業財報表現疲弱、房市泡沫化、經濟成長趨緩,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可能達不到官方目標的7.5%,經濟分析師普遍預估其明年GDP成長率恐只剩下6字頭,北京為了提振經濟,近期不僅兩年來首度降息、啟動「滬港通」,還審批通過多項鐵公路等基礎建設投資,擴大財政刺激幅度,但股市卻背離基本面、反向大漲。
國企不願緊縮開支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正籠罩在通貨緊縮的壓力下,工業品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陷入完全通縮已近3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今年10月年增僅1.6%,增幅為近5年來最低,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策略師艾德華茲表示,中國的問題比歐元區更為嚴重。
全球能源價格下挫正加劇各國的通膨減緩,中國也不例外,且更凸顯其經濟深層問題:長期產能過剩、需求不足、成長乏力,在國有企業獨大體制下,被寵壞的國企不願緊縮開支,地方政府吸收了大量寬鬆信貸債務。
長期以來,從太陽能板、鋼鐵、化工到房地產業,都存在過度發展、產能過剩、供過於求的問題,許多公民營業者都已成為苟延殘喘的「殭屍企業」,依靠如高收益理財產品、投資擔保公司等龐大「非銀行機構」的民間借貸獲取資金,通縮壓力使此一影子銀行體系的金融風險升高,今年以來債務違約案例頻傳。
最新例包括山西匯鉑金投資公司倒債,各分店集體落跑,導致民間資金損失上億人民幣,河南省新鄉市騰飛擔保公司資金吃緊、無力償款,導致上千名投資人上街抗議、圍堵政府機關及火車站。今年3月,江蘇省鹽城市的農民存款戶曾群集當地農村信用合作社,亟欲領取存款,卻被告知該社所有錢都放貸出去、已無現金,據信所有資金都已投入了房市。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