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人民幣缺回流機制 中銀台北分行年賺400億

2014/06/15 06:00

亞太金融研究基金會昨舉辦「金融與經濟政策研討會」,與會學者有新台灣國策智庫董事長吳榮義(中)、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施俊吉(左一)、台北大學經濟系教授王塗發(右三)、開南大學校長高安邦(右一)、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副理事長、中國國務院參事湯敏(左二),及台北市長參選人柯文哲(右二)。(記者李靚慧攝)

人民幣缺回流機制 中銀台北分行年賺400億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台灣在去年二月開辦國內外匯指定銀行(DBU)人民幣業務,短短一年,國銀已吸收二千一百一十八億元的人民幣存款。前金管會主委、中研院研究員施俊吉昨直言,因為人民幣存款,中國銀行台北分行將榮登全台「最賺錢」的銀行,預估一年大賺四百億元的利息及利差,全都拜央行沒先建立人民幣回流機制,就開放人民幣存款之賜。

明年最賺錢銀行 中銀台北分行搶第一

當前兩岸財經關係,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施俊吉認為,國人因為利差瘋狂搶存人民幣,造成中資銀行在台灣大賺錢的怪現象。

施俊吉指出,去年最賺錢的金控是富邦金,獲利三二六.九億元,但他評估,「明年全台最賺錢的金融機構,將由中國銀行台北分行奪冠」,預期將可大賺四百億元,但這四百億元全都來自國人喜愛的人民幣存款。

根據央行統計,截至今年三月底,國人以新台幣一.○三兆元,換得二千一百一十八億元的人民幣,並將這些人民幣存入國銀,國銀給這些人民幣存款年利率三%的利息,遠高於新台幣存款一%的年息。

施俊吉分析,人民幣存款之所以有這麼高的利率,是因為中國政府控制利率,讓中國境內的企業貸款,利率高達七%,換言之,即使給存款戶三%的年息,銀行仍可賺四%的利差。

國銀人民幣存款 無法直接在中國放款

此外,中國採行外匯管制,目前國銀吸收的人民幣存款,無法匯入國銀在中國設立的分行直接在中國放款,中國政府只允許國銀貸放給中國昆山台商,或提供境外有需要人民幣的企業或個人,導致國銀收到二千一百一十八億元人民幣存款,僅借出九億元,不到○.五%。

其他的國銀人民幣存款,只好轉存至中國銀行台北分行,中銀台北分行給予國銀四%的年息,國銀給存戶三%的利息後,還可以賺一%的利差;但中國卻把這二千多億元人民幣,匯回北京總行,在中國放款收取七%的年息,扣除給國銀的四%,等於大賺三%、約新台幣三百億元的利差!

當初國人拿新台幣一兆餘元換得的人民幣,中國銀行台北分行將這一兆餘元存在央行,即使年息不到一%,一年也有近一百億元的利息;若加計中國放款的三百億元,中國銀行一年就可在台灣賺四百億元。

施俊吉提醒,未來服貿協議若過關,中國企業可來台併購中小企業,這存在央行的一兆元就是併購的資本,對方不用「中資」身分併購,而是來台借錢,只要跟「中國銀行台北分行」的一兆多元存款借錢即可。他呼籲,央行務必要儘速建立人民幣回流機制,讓國銀拿這些人民幣到中國放款,才是當務之急。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