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相關新聞
-
2022/06/16 14:16
台灣也參與國際研究!呼吸道融合病毒恐威脅銀髮族 沒疫苗有望可解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首見於1956年並演變成常見傳染性病毒,影響人類呼吸道與肺部健康,輕則如感冒、重則恐致死,是目前少數沒有疫苗的主要傳染病之一。不過,藥界近日傳出世界首支RSV疫苗最快下半年有望...
-
國際
2022/06/12 06:14
中國宣布「天眼」發現首例「快速射電暴」
首次上稿 00:39更新時間 06:14位於中國貴州的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FAST(Five hundred 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又稱天眼),無視已故英...
-
國際
2022/06/08 15:35
不到校晚起好悠閒?日研究:兒童作息不正常較易養成不健康習慣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影響,學生不到校遠距教學成為疫情下常態,生活作息改變,日本東京大學研究團隊提醒,晚起、晚吃早餐的孩子可能較易因此養成不健康的作息習慣,使染疫風險提升。根據《...
-
生活
2022/06/05
陽明交大研究登國際期刊/靈芝免疫調節蛋白 可阻斷新冠病毒
陽明交通大學傳統醫藥研究所副教授林東毅,與微生物暨免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蔡明翰研究發現,小孢子靈芝所分離出的靈芝免疫調節蛋白-GMI對武漢肺炎病毒預防感染的機轉,證實GMI可透過影響宿主細胞有效阻斷新冠...
-
蒐奇
2022/05/19 23:47
1秒唸不完6個「他」是種警訊!日研究曝恐怖下場
你可以在一秒鐘之內唸幾個「他」?日本岡山大學醫院近來一項研究發現,頻率較低的人在兩年後更容易衰弱,身體和認知功能下降,嚴重者可能無法自理生活,需要他人照護。根據日媒《maidonanews》報導,日本...
-
蒐奇
2022/05/17 15:14
多貓之家看這裡!日本研究新發現 貓咪能辨認室友名字
家中飼養多隻貓咪,牠們記得彼此的名字嗎?日本京都大學與其他學校組成的研究團隊進行一項研究,想要理解貓咪對於人類語言的學習成就。據研究結果,團隊認為,貓咪很可能聽得懂貓咪室友的名字,長期同居之下,也可能...
-
生活
2022/05/12
疫苗無效 中方研究︰放棄清零恐死155萬人
世衛批「持續不下去」遭中國封鎖世界衛生組織(WHO)十日批評中國對抗武漢肺炎疫情堅持追求「清零(零確診)」會「持續不下去」後,相關言論隨即遭中國網路封鎖。中國今年以來在「清零」政策下,多地實施嚴格封鎖...
-
生活
2022/05/03
海洋污染最終回到人類餐桌上/中山大學研究 亞洲7國小魚乾含微塑膠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研究團隊從包括台灣在內的七個亞洲國家出產的十四項魚乾產品中,驗出微塑膠!其中以日本產的小鱗脂眼鯡(俗稱臭肉鰮)所含的微塑膠最高,研究已獲國際頂尖期刊Journal of Haza...
-
2022/04/29 22:51
健康網》睡眠不足真的不行! 研究:恐提升心臟病風險高達141%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許多人可能因工作繁忙、心情鬱悶等狀況而有睡眠不足的問題,不僅可能隔天精神狀況不佳,據外媒《每日科學》(ScienceDaily)報導,睡眠不足更可能使心臟病風險增加141%。這份...
-
生活
2022/04/28
《臺灣蝶類誌》創研究里程碑
台灣素有蝴蝶王國美譽,農委會林務局自2018年起和師大生命科學系教授徐堉峰合作編撰《臺灣蝶類誌》套書,今年5卷6冊已全數印行發售,完整收錄台灣所有蝶種生態與圖鑑,包含各種解剖圖等,更將外來種、疑問種及...
-
國際
2022/04/27 11:32
規模9.5!科學家發現人類史上最大地震 震後1000年無法居住
由智利、英國等國科學家所組成的研究團隊日前宣布,發現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大地震之一的證據,那場地震發生在約3800年前的智利北部,規模高達9.5,地震引發的海嘯衝向8000多公里外的紐西蘭,還導致沿海地...
-
生活
2022/04/24
武肺重症過度發炎 哈佛研究找到觸發因素
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在「自然」期刊上發表研究結果,指稱由該校科學家領軍的研究小組已發現伴隨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重症的過度發炎觸發因素。感染武肺病毒的免疫細胞會有大規模炎症...
-
國際
2022/04/02 23:24
普廷高壓統治 教授學者紛出逃:科學在俄羅斯沒有未來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在國內也掀起反戰浪潮,但俄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不斷加強的高壓統治,也令俄羅斯學者教授直言「俄羅斯科學沒有未來」,紛紛放棄研究並求助外國研究夥伴,希望能夠逃出俄羅斯。...
-
生活
2022/03/17
長庚大學團隊新發現 中草藥成分助小鼠延壽
私立長庚大學中醫學系天然藥物研究所副教授陳金銓率領研究團隊,經由科學系統篩選,從中草藥鑑定出「補骨脂寧(corylin)」,最多可讓高脂飲食小鼠延長卅%的壽命,研究成果三月九日登上國際知名的「自然通訊...
-
生活
2022/03/12
第一型糖尿病患符2條件 長庚研究:心血管風險增2.6倍
國內目前有兩百多萬名糖尿病患者,但因自體免疫疾病,胰島素無法正常分泌的第一型糖尿病患僅約一%。長庚醫院研究發現,若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有一等親屬罹患第二型糖尿病、且本身發病年齡小於廿歲,其發生重大心血管不...
-
國際
2022/02/20 21:32
武漢肺炎》研究指出 染疫可能使男性生育能力下降
香港大學1項研究指出,感染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病毒的男性患者可能出現性腺機能衰退與生育能力下降的問題,康復後仍受到影響。相關研究結果已被接受在知名醫學期刊《臨床感染疾病》(Cl...
-
蒐奇
2022/02/03 13:03
女性理想「小弟弟尺寸」曝光 專家:「這種男伴」竟略勝老公
快看看你有沒有達標!為了更精確了解女性滿意的「小弟弟尺寸」,美國一位性愛博士,透過「陰莖模型」對女性進行測試後發現,受測者對「長期男性伴侶」的理想「小弟弟大小」為6.3英吋(約16.002公分),略小...
-
生活
2022/01/29 19:00
開車的是魚?控制魚缸到指定地點 「金魚腦」其實超聰明
...
-
國際
2022/01/07 22:37
研究:空氣中可追蹤DNA 有助改變研究保護瀕危動物和生態方式
兩份6日發表的研究指出,從我們呼吸的空氣中就可以收集、分析遺傳物質去氧核糖核酸(DNA),鑑定環境中所存在的動物蹤跡。這項突破性的新技術進展,可能改變科學家研究、保護生存瀕臨危險的動物和自然生態體系的...
-
蒐奇
2021/12/29 14:01
1.2億年前「鳥類化石」出土!可能是最早能「伸舌」的禽鳥類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IVPP)與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T-Austin)12月初發布最新科學研究指出,研究團隊於中國東北部發現一種已滅絕、保存完整的鳥類化石,且其舌頭和頭部的長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