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提高退休門檻 勞工炸了
中國自明年元旦起逐步延後勞工退休年齡,以應對人口危機和養老金制度壓力。圖為江蘇南京一處汽車零件工廠。(路透檔案照)
緩解人口老化衝擊低迷經濟 平均延退3-5年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面對人口危機和養老金制度的壓力,中國將自一九七八年以來首度提高退休年齡門檻,從二○二五年一月起,逐步將法定退休年齡延後三至五年。此舉可能緩解中國勞動力的下滑趨勢,不過恐激怒已在疲軟經濟中苦苦掙扎的勞工。
男職工60→63歲 女藍領50→55歲
中國官媒新華社指出,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十三日通過「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據此,將以十五年時間,逐步將男職工退休年齡從現行的六十歲延後至六十三歲,女工人(藍領)從五十歲延後至五十五歲、女幹部(白領)則從五十五歲延後至五十八歲。
該決定說,「各級政府應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鼓勵和支持勞動者就業、創業,切實保障勞動者權益,協調推進養老托育等工作」。人大常委會也授權中國國務院,若有必要可調整實施措施。
該決定在上月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宣布「按照自願、彈性原則,穩妥有序推進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後通過;讓更多人工作更久,將減少人口高齡化對中國經濟的衝擊,以及提高勞動參與率。
養老金繳費年限 也從15年延至20年
該決定也補充,自二○三○年起,以十年時間,將職工月領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從現行十五年逐步延長至二十年。再者,達到領取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的職工,可以自願選擇彈性提前退休,提前時間最長不得超過三年,且退休年齡不得低於男職工六十歲、女工人五十歲、女幹部五十五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職工,在與所在單位協商一致後,可以彈性延退,延遲時間最長也不得超過三年。
二○二一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為七十八歲,六十五歲以上年長者佔人口十四.二%,預料二○三五年該比率將上升至三十%,成為「重度高齡化」社會,延長退休年齡可以減緩許多省份面臨的養老金預算壓力。據中國財政部數據,有十一省養老金預算出現赤字,中國科學院預估,到二○三五年,養老金體系會出現資金短缺。渣打銀行大中華與北亞區首席經濟學家丁爽說,「退休制度的可持續性或許是此政策背後的主要考量因素,由於是漸進式延長退休年齡,短期內對經濟的影響有限」。
激怒勞工 年輕的抱怨 年長的也不滿
不過,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此一政策改變激怒了民眾,年輕人抱怨現在必須工作更長的時間來養活老年人;許多年長的工人也十分不滿,指責政府剝奪他們的退休時光,一名五十二歲工人抱怨,政府從人民口袋搶錢,他失去了兩年半的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