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Q&A:解讀Omicron變種病毒

(路透)

(路透)

2021/11/29 05:30

●為何引發極大恐慌?

Omicron傳染性強,在棘蛋白上的受體結合區域(RBD)變異多達15處,而RBD正是病毒與人體細胞結合的區域,因此Omicron更可能繞過免疫系統入侵人體。

●為何發生多次突變?此次突變更危險?

新冠病毒每次感染人體都會複製自己的基因組,過程中可能出現微小錯誤,即為突變,大部分對病毒的行為沒有影響。然而,Omicron可能是在免疫力低下、未被發現染疫的人體內突變而成,這類人士的身體因疾病或醫學治療,變得宛如「(病毒)進化健身房」,科學家必須等待病毒傳播到一定程度,才能了解是否會引起更嚴重的症狀。

率先對Omicron示警的南非醫療協會(SAMA)醫師柯慈(Angelique Coetzee)則說,相較於之前的患者,Omicron患者的症狀雖然不同,但非常輕微。SAMA也說,南非境內患者目前均屬輕症。

●如何反制?全球能否更妥善應對?

多數科學家支持採取邊境管制及旅行禁令,雖然仍無法遏阻病毒擴散,但至少可爭取較多時間,擴大加強劑在內的疫苗接種率,並備妥特效藥。若不幸染疫者重症率大增,各國恐須重新實施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最嚴重則再次封城。不過,據信Omicron無法完全逃脫疫苗催生或實際染疫後的免疫力,人們應可「比較不痛苦地」度過。

資料來源:金融時報、紐約郵報

整理:編譯孫宇青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