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基因截然不同 中國南北方人群 近萬年前已分化

中國福建省漳平市奇和洞史前遺址的新石器時代早期人類頭骨。(取自網路)

中國福建省漳平市奇和洞史前遺址的新石器時代早期人類頭骨。(取自網路)

2020/05/18 05:30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東南亞、西伯利亞、日本列島等地區的古代人類遺傳演化研究,近年取得不少成果,但對於東亞地區、尤其中國南北方的史前人類基因訊息,外界所知甚少。有鑑於此,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團隊透過最新研究,從遺傳學角度揭開中國南北方史前人類遺傳、演化和適應的情況,成果發表於《科學》(Science)期刊網站。

中國研究團隊 定序跨9500年殘骸基因

據報導,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付巧妹團隊,八年來聯合多方科學研究機構,利用先進的古DNA技術,成功捕捉及定序中國北方山東、內蒙古,以及南方福建等十一個遺址的二十五組九千五百年至四千兩百年前的人類殘骸,以及一個三百年前殘骸的基因組。這是首次針對中國南北方人群所展開之時間跨度最大的系統性古基因組研究。

團隊發現,沿黃河流域到西伯利亞東部草原的人群裡,至少從九千五百年前起,就帶有以新石器時代山東個體為代表的古北方人群基因;至於中國沿海及台灣海峽島嶼人群,則是至少八千四百年前起,就帶有以新石器時代福建及其毗鄰島嶼個體為代表的古南方人群基因。付巧妹指出,上述兩種基因截然不同,代表中國南北方人群九千五百年前就已分化,惟雙方差異和分化之後再次縮小,暗示彼此已發生頻繁遷移和混合。

團隊進一步指出,東亞與歐洲人群自新石器時代以來的演化歷程有顯著差異。在農業於九千年前出現後,古代「近東」地區的農業人群和歐亞草原人群持續遷入歐洲,進而不斷重構歐洲人群的遺傳基因。反之,中國南北方人群當時雖早已分化,卻未受到明顯的外來人群影響。付巧妹分析,這可能與中國是稻作和粟作農業的獨立起源中心有關。

此外,團隊發現,新石器時代的中國沿海人群,與東南亞、日本等地的沿海古人類,在基因上有部份相似,顯示整個東亞海岸是當時人們遷徙的重要區塊。不僅如此,福建及台灣海峽島嶼的新石器時代人類,更與遠至大洋洲小國萬那杜的古人類有密切基因關係,暗示該區域人群最早可能來自中國南方。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