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有錢不一定能成功 馬斯克創黨面臨6大挑戰

    馬斯克如何帶領新創政黨殺出血路,外界緊盯不放。(路透)

    馬斯克如何帶領新創政黨殺出血路,外界緊盯不放。(路透)

    2025/07/06 19:46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全球首富馬斯克近年先是遠離美國民主黨,又與美國總統川普為首的共和黨鬧翻,5日進一步宣布新政黨「美國黨」,準備撼動兩大主流政黨壟斷美國政壇的格局。然而,「華盛頓郵報」分析,馬斯克要將新政黨打造成一場有意義的運動將非常困難,將面臨制度障礙、歷史阻力、潛在受眾分歧等6大挑戰。

    馬斯克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是「制度障礙和投票規則」。美國「贏者全拿」(winner takes all)的選舉人票制度對小黨不利,不能像其他民主政體的小黨一樣,取得一定門檻票數就能在國會佔有一席之地,並以此為基礎繼續發展。另外,如果馬斯克想支持不同州別的聯邦選舉候選人,或推選兩大黨以外的總統候選人,他的新政黨就必須遵守不同的參選要求,且各州和聯邦選舉委員會對於新政黨註冊有各自要求,各州還可能設有居住地、選民請願簽名等其他要求。

    第二個挑戰是「歷史阻力」,雖然早就有兩黨以外的政黨,但近年在全國層級的號召力有限,上一次兩黨以外的總統候選人贏得選舉人票已是一九六八年,當時五個南方州支持美國獨立黨候選人華勒斯(George Wallace)。

    第三個挑戰是「範圍和策略」,儘管馬斯克已鎖定明年國會中期選舉,計畫集中火力搶下關鍵議席,但專家認為馬斯克推出的候選人只會是「攪局者」和「混淆者」,不會獲勝。再者,馬斯克主打反對「大而美」法案,也還不足以成為長期的「政黨戰略」。

    第四個挑戰是「潛在受眾之間的分歧」。馬斯克追求的八十%「中間派」選民,並不一定有足夠凝聚力來組建政黨,因為人們對現有政黨懷有感情,對新政黨會有顧慮,加上馬斯克究竟追求的是什麼目標,以及他口中的八十%都沒有明確定義。

    第五個挑戰是「贏得政治盟友」。在退出聯邦政府,並與川普和共和黨人鬧翻後,馬斯克在共和黨的影響力正在減弱。一個強大的政黨自帶金流,支持者「不只給你錢,還把選票給你」,反觀馬斯克雖富有,但新政黨需要異常忠誠的支持者,「這不是花錢就能買到的」。

    馬斯克的第六個挑戰是「耐心」。馬斯克在經商方面向來打破常規、設定野心勃勃的目標,但是否有耐心讓新政黨逐步在政治上殺出血路,能否容忍候選人經歷層層選票考驗,最終卻仍落敗?血淋淋的例子是,今年稍早馬斯克斥資超過兩千萬美元,支持威斯康辛州最高法院一名保守派大法官人選,並誇大其辭地描述這場司法競選可能影響西方文明進展,但最後勝出的還是自由派大法官。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