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何突介入調停?紐時:印度轟炸逼近巴基斯坦核武指揮所

美國副總統范斯(後)和國務卿魯比歐(前)過去48小時積極介入調停印度和巴基斯坦,促成停火協議。(歐新社)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印度和巴基斯坦在美國外交斡旋和施壓下,於10日宣布暫時中止兩國近30年來最嚴重的軍事衝突。《紐約時報》10日披露,美方從原本不願意過度介入,到突然積極調停,原因在於印巴兩軍已在空中纏鬥,很可能擦槍走火引發核衝突。
紐時指出,美方官員原本不願介入兩個南亞擁核國的衝突,副總統范斯8日更直接在「福斯新聞」訪問中表明「這根本不關我們的事」,但還不到24小時,范斯和國務卿兼國家安全顧問魯比歐就因擔心印巴可能很快會爆發核衝突,而緊急介入。
據了解,美方掌握的證據顯示,印巴空軍已開始發生嚴重的空中纏鬥,而且巴軍已派出300至400架無人機進入印度領土,偵測其防空系統。最令人擔憂的是,9日稍晚,靠近巴國首都伊斯蘭馬巴德的努爾汗(Nur Khan)空軍基地發生爆炸。
努爾汗基地不僅是為巴國戰機提供空中加油的重要設施,與巴國「戰略計畫部門」(SPD)也十分相近,而SPD負責監督及保護巴國的核武庫。
巴國據信目前擁有170枚或更多核彈頭,可能已分散部署在全國各地。一名熟悉巴國核計畫的美國前官員分析,巴國最深切的恐懼就是本身核指揮權被削弱,因此印度對努爾汗基地發動飛彈攻擊,可能被解讀為有意打擊巴國核指揮權。
為了避免核衝突發生,范斯直接與印度總理莫迪通話,說明美方評估衝突急遽演變為全面戰爭的可能性很高,敦促莫迪考慮繼續軍事行動以外的方案,包括一項美方認為可以給予巴國下台階的途徑,但莫迪僅聽取意見,並未做出承諾。
與此同時,魯比歐也與印度外長蘇傑生和巴國副總理兼外長達爾(Ishaq Dar)交談。一位巴國高階情報官員不諱言,達成停火協議須歸功於美方在過去48小時積極介入,尤其是魯比歐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