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睽違20年擬在英部署核武 專家:反制俄羅斯、強化嚇阻

萊肯希思皇家空軍基地(RAF Lakenheath)上空,美國空軍戰機在跑道上編隊飛行,留下一道道白色煙霧。(圖取自英國皇家空軍RAF官網)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美國計劃近20年來首次將核武器重新部署至英國。根據美國科學家聯盟(FAS)的最新報告,位於英國薩福克郡的萊肯希思皇家空軍基地(RAF Lakenheath)已完成大規模升級工程,特別針對其22個封存核武掩體進行修繕與更新。此舉被視為美國對俄羅斯威脅的直接回應,旨在強化北約(NATO)的整體嚇阻能力。
報導指出,美國在歐洲部署核武的歷史始於冷戰時期。1954年,美國首次將核武器引入歐洲,萊肯希思基地便是其中之一。1980年代冷戰高峰期,該基地擁有33個核武掩體,可儲存多達132枚核彈,成為北約對抗蘇聯的重要據點。
隨著冷戰結束與蘇聯解體,美國於2008年撤出在英國的最後一批核武,結束了數十年的部署。然而,近年國際局勢變化,尤其是俄羅斯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及2022年入侵烏克蘭,俄方頻繁發出核武警告並部署長程武器,讓北約感受到空前壓力,促使美國重新調整核武策略。
FAS的衛星影像顯示,萊肯希思基地的22個核武掩體已全面升級。這項工程自2021年起籌備,俄烏戰爭後進度顯著加快。北約2023年內部文件將英國列入「特殊武器」基地升級名單,五角大廈的2023年採購合約也顯示相關設施正在建設。升級工程強化掩體耐用性,新增先進監控與警報系統,並更新儲存與維護設施以適應現代核武需求。
此外,基地新建「安全宿舍」,確保負責核武安全的空軍人員能全天候待命,提升整體安全性與功能性。
專家分析,美國此舉旨在提升西方核武的存活率,使俄羅斯難以一次性摧毀所有目標,從而牽制其行動。雖然目前無證據顯示核武已進駐萊肯希思,但基地的升級使其能在未來危機中迅速接收從東歐轉移的核武,成為北約反制俄羅斯的關鍵節點。該基地駐有F-15E「打擊鷹」(Strike Eagle)與F-35A戰機,均具備搭載核武能力,為部署奠定硬體基礎。
目前,美國在歐洲其他國家(如義大利、土耳其等地)儲存約100枚B61-12型重力炸彈,當量最高達50千噸TNT,威力遠超廣島原子彈。
俄羅斯克里姆林宮迅速回應,稱此計畫若成真將視為「局勢升級」,並警告採取反制措施。俄方長期將北約軍事擴張視為安全威脅,立場強硬。這一計畫標誌著國際安全格局的重大轉變,美國與北約試圖通過核武部署回應新挑戰,維護地區穩定與戰略利益。然而,此舉也可能加劇美俄緊張關係,影響歐洲整體安全,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萊肯希思皇家空軍基地(RAF Lakenheath)內,美國空軍地勤人員於2024年11月準備F-35A戰機的起飛作業。這款具核武搭載能力的戰機駐紮於該基地,作為美國計畫重啟核武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