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奧特曼投資!Helion拚2028年實現核融合發電

Helion的核融合發電機在超過攝氏1億度的溫度下運作。(圖:Helion Energy)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根據英國《獨立報》報導,獲得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投資支持的核融合新創公司 Helion Energy 近日宣布完成4.25億美元(約合新臺幣140億元)融資,計劃利用該筆資金加速核融合技術的研發,並在 2028 年前打造全球首座核融合發電廠。
Helion Energy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州埃弗里特(Everett),近期在當地公開展示了最新原型機。該公司致力於利用核融合技術模擬太陽的自然反應過程,產生近乎無限且潔淨的電力,同時避免核裂變產生的危險廢棄物。儘管專家普遍認為核融合技術距離大規模商業化仍存在諸多技術難題,部分科學家認為實現突破可能還需數十年,但Helion Energy仍堅定目標,預定於2028年前建造出一座 50 兆瓦(50MW)的核融合發電廠。
此次4.25億美元的融資,不僅讓Helion Energy 的估值躍升至52億美元(約合新臺幣1713億元),也將大幅推動公司在美國國內的製造產能擴張。Helion Energy 執行長柯特利(David Kirtley)表示,融資所得將用於加快電容器、磁鐵及半導體等關鍵元件的生產,從而縮短研發與量產的周期。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巨頭微軟(Microsoft)在2023年已與Helion簽訂購電協議,期望藉由這一創新技術推動清潔能源轉型。
奧特曼曾指出,未來人工智慧(AI)發展需要龐大且穩定的電力供應,他認為核融合正是解決能源瓶頸的關鍵。這位 ChatGPT 幕後推手去年更表示,在創造或超越人類智慧的通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AGI)進程中,「能源是最困難的部分」。核融合技術因此被譽為「潔淨能源的聖杯」,其潛力在於提供無限電力,同時大幅降低環境污染風險。
儘管目前核融合商業化仍面臨技術上的巨大挑戰,Helion Energy憑藉強大的投資背景與業界夥伴支持,正全力推動核融合技術的落地應用。未來若能成功實現核融合發電,將對全球能源市場及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帶來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