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德政權一夕倒台 專家:中國中東布局「虧大了」
近日遭推翻的敘利亞總統阿塞德,去年9月曾出訪中國會見國家主席習近平。(歐新社檔案照)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敘利亞總統阿塞德政權一夕垮台,除了最大盟友俄羅斯及伊朗痛失代理人外,中國也成為受害者。《路透》等媒體分析,中國政府近年積極與阿塞德政權往來,雙方去年還建立「戰略夥伴關係」,阿塞德政權的沒落,凸顯中國的中東外交政策有其侷限性,尤其與伊朗支持的「抵抗軸心」(axis of resistance)接觸的戰略面臨壓力,進一步挫敗中國的全球野心。
阿塞德伉儷在去年9月杭州亞洲運動會期間,對中國進行為期6天的訪問,象徵阿塞德擺脫2011年內戰爆發以來的國際孤立狀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當時矢言支持敘國重建,敘中兩國還宣布建立「戰略夥伴關係」。近年來,北京和大馬士革的友好關係,反映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運作上,中國支持俄國否決多項決議,有效保護阿塞德政權免受國際監督。
習近平竭力與阿塞德培養關係,彰顯中國在中東施加影響力的野心,尤其該地區對中國的能源需求至關重要。中國也涉足該地區的和平建設,包括在7月接待哈瑪斯、法塔(Fatah)等巴勒斯坦組織領袖,目的是在哈瑪斯結束與以色列交戰後,組成臨時和解政府來治理加薩。1年前,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也在北京斡旋下達成恢復外交關係的協議。
阿塞德政權驟然結束,對中國在中東的外交布局造成打擊。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中東計畫非常駐高級研究員傅爾頓(Jonathan Fulton)指出,外界對中國塑造中東地區政治成果的能力,有很多誇大的描述。阿塞德政權崩潰不僅削弱伊朗和俄國在阿拉伯世界的影響力,對中國的全球野心也是一大打擊,「(中國)在國際上所做的很多事情,都依賴這些國家的支持,這些國家無法在中東聲援中國這個最大夥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他們也無法在該地區以外給予支持 」。
據了解,敘國在2022年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但中企之後並未進行重大投資。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助理教授、中國和中東關係專家費蓋羅亞(Bill Figueroa)表示,中國無法從根本上取代西方在中東的經濟夥伴地位或外交、軍事力量,「今年中國的資金遠少於10年前發起『一帶一路』時,現在明顯正朝著安全的投資、降低中國整體風險的方向評估」。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范鴻達直言,北京並不希望阿塞德垮台,而是更希望中東穩定及獨立,因為該地區的混亂或親美傾向不符合中國利益。據了解,相較於中國官方對於敘國政局的嚴謹回應,中國網友翻出阿塞德去年參觀杭州靈隱寺的照片,嘲諷他失勢是「佛祖也保佑不了」,還質疑兩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後,「中國政府的投資是否又要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