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復活節島文明崩潰真相大白!最新研究推翻百年迷思

    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上矗立著神秘的摩艾石像(moai),吸引著無數遊客和研究者的目光。(歐新社)

    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上矗立著神秘的摩艾石像(moai),吸引著無數遊客和研究者的目光。(歐新社)

    2024/09/12 08:48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上矗立著神秘的摩艾石像(moai),吸引著無數遊客和研究者的目光。然而,關於島上居民砍伐樹木建造石像,導致生態崩潰、人口銳減的說法,一直廣為流傳。但一項最新研究卻推翻了這個百年迷思,揭示了復活節島的真實歷史。

    據《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報導,這項由美國賓漢頓大學(Binghamton University)研究團隊,於6月21日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的研究,利用現代科技重新評估了復活節島上的岩石花園數量,以及島上居民在歐洲人接觸之前的糧食產量。

    研究團隊指出,復活節島的土壤並不肥沃,島上居民為了克服資源限制,發展出獨特的農業耕作方式,利用岩石覆蓋土壤,形成「岩石花園」,以改善土壤肥沃度,並保護土壤免受風化侵蝕。

    研究團隊利用短波紅外線(shortwave infrared,SWIR)衛星影像和機器學習技術,繪製了更精確的岩石花園分佈圖,發現岩石覆蓋的土地面積約為180英畝,遠低於過去的估計。根據新的數據,研究人員推算出,在歐洲人接觸復活節島時,島上人口約為 3000人,與最早的歐洲文獻記載以及島上出土文物所顯示的人口規模相符。

    領導這項研究的利波教授(Carl Lipo)表示,復活節島的生態環境先天就限制了人口規模,島上居民雖然努力改造環境,增加可耕地面積,但整體而言,人口數量始終維持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因此,復活節島的歷史並非生態災難的案例,而是展現了人類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以永續的方式生存數百年

    利波教授指出,關於復活節島人口規模的誤解,源於其巨大而醒目的摩艾石像,以及人們認為需要大量人力才能豎立這些石像的假設。生態學家也傾向於將復活節島,作為人口規模如何導致生態災難的典型案例。

    「我們不能把復活節島當作一個方便講故事的例子,」利波教授說。「我們需要在其自身脈絡下理解這個島嶼,因為它真正告訴我們的,與人們所相信的非常不同。」

    這項研究推翻了關於復活節島人口崩潰的迷思,揭示了島上居民在面對資源限制時,展現出的智慧和適應能力。他們並非生態破壞者,而是透過創新農業技術,在有限的資源下,創造了獨特而永續的生存方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