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尖叫女屍」死於劇痛 器官完整保存3500年
埃及木乃伊鮮少被發現時處於張嘴狀態。然而,1935 年出土的一具女性木乃伊,因其面部表情扭曲呈現「尖叫狀」而聞名,最新研究顯示,她生前可能遭遇不測。(圖擷取自Sahar Saleem)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美國科普網站「生活科學」(livescience)報導,1具有3500年歷史的埃及木乃伊,因其獨特的「尖叫」表情和罕見的防腐方法,引發了考古學界的廣泛關注。8月2日發表在《前沿醫學》(Frontiers in Medicine)期刊的最新研究,揭示了這具被稱為「尖叫女屍」的木乃伊的諸多秘密,為科學界理解古埃及的防腐技術和當時的社會狀況提供了新的視角。
研究發現,這具木乃伊的「尖叫」表情可能是由於死亡痙攣造成的,表明這名女子是在極度痛苦中死去。然而,具體死因仍未確定。更令人驚訝的是,與新王國時期(約西元前1550年至1070年)的典型做法不同,這具木乃伊的所有內臟器官都保存完整。開羅大學卡斯爾艾尼醫院的木乃伊放射學專家薩利姆(Sahar Saleem)表示,這種保存方法在當時非常罕見。
研究還發現木乃伊使用了昂貴的進口防腐材料,如杜松樹脂和乳香。這些材料可能來自東地中海、東非或南阿拉伯,顯示了當時埃及與其他地區的貿易聯繫。透過電腦斷層掃描(CT),研究人員確定這名女子身高約1.5公尺,死亡時年齡約48歲,可能患有輕度關節炎。
這項研究不僅揭示了「尖叫女屍」的秘密,還為考古學界提供了古埃及社會的重要訊息。
薩利姆指出:「她保存完好的身體就像一個時間膠囊,讓我們了解她的生活方式、所患的疾病,以及可能是痛苦的死亡過程。」然而,這項研究也引發了一些新的問題。為什麼這具木乃伊採用了如此獨特的防腐方法?她的社會地位是否與這種特殊處理有關?這些問題仍待進一步研究解答。
隨著科技的進步,研究人員希望能夠揭示更多關於這具木乃伊的訊息。這不僅有助於更深入理解古埃及的歷史,也為現代醫學和考古學提供了寶貴的研究素材。「尖叫女屍」的發現和研究,再次證明了跨學科合作在解開歷史謎題中的重要性。
這具獨特的木乃伊目前保存在開羅的埃及博物館(Egyptian Museum),而她的棺材和戒指則展示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隨著研究的深入,考古學界期待能夠揭開更多關於這名古埃及女子的生平故事,以及她所處時代的社會文化背景。
透過電腦斷層掃描技術,包含對其牙齒(左)及大腦的掃描分析,科學家發現了這具埃及女性木乃伊在形態、健康狀況和保存狀況等方面的新細節。(圖擷取自Sahar Sale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