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海底神奇生物!這種鯊魚不需要「另一半」也能當媽

    星鯊展現「單身也能生」的超能力。(取自維基百科公領域)

    星鯊展現「單身也能生」的超能力。(取自維基百科公領域)

    2024/08/04 11:16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科學網站《IFLScience》8月2日報導,《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近日發表一項突破性研究,證實星鯊( smooth-hound shark ,學名:Mustelus mustelus)具有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能力,能在無雄性參與的情況下產下擁有相同基因的後代。這是首次在該物種中觀察到反覆發生的孤雌生殖現象,為海洋生物學研究開闢了新篇章。

    研究起源於義大利一家水族館的圈養星鯊群。科學家們原本懷疑這群全雌性的星鯊可能進行了孤雌生殖,如今終於獲得基因證據。研究團隊分析了這些星鯊的遺傳標記,結果顯示幼年個體確實是透過孤雌生殖誕生的。

    這種生殖方式在生物學上被稱為「兼性孤雌生殖」(facultative parthenogenesis),意味著星鯊既可以進行正常的有性生殖,也能在特定條件下選擇孤雌生殖。研究人員推測,當雄性數量驟減時,這種生殖方式可能會被觸發,這也解釋了為何孤雌生殖現象常在圈養環境中被發現。

    具體而言,星鯊採用的是「自體混合」(automixis)的孤雌生殖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卵子與極體(卵子形成過程中的副產物)融合,產生的後代雖與母體相似,但並非完全相同的複製體,這些後代通常都是雌性。

    這項研究的另一個重要發現是,星鯊可以每年進行孤雌生殖,這是首次在該物種中觀察到週期性的孤雌生殖現象。研究還排除了長期儲存精子的可能性,進一步證實了雌性星鯊的獨特生殖能力。

    研究作者總結道:「這項研究首次在基因層面證實了星鯊自2020年起的孤雌生殖案例。這種現象似乎每年都會發生,在兩隻成年雌性星鯊之間交替進行。這種現象此前在卵生物種斑點鬚鯊(Stegostoma tigrinum)中也有報導,被認為是在缺少配偶的情況下的一種適應性反應。」

    星鯊並非唯一具有孤雌生殖能力的物種。迄今為止,科學家們已經在加州禿鷲(California condor)、巴西蟒蛇(Brazilian boa)、斑點鬚鯊(zebra shark)、森蚺(anaconda)和鱷魚等多種動物中觀察到孤雌生殖現象。這一發現甚至引發了科學家們的好奇:恐龍是否也具有孤雌生殖的能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