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海灘驚現神秘喙鯨 科學家盼解開「鏟齒鯨」身世之謎

保育人員吊起疑似為罕見鏟齒鯨的遺骸。(美聯社)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在廣袤無垠的南太平洋,存在著一種宛如幽靈般神秘的生物——鏟齒鯨(Spade-toothed whale)。牠們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鯨魚,從未有人親眼目睹過牠們活著的樣貌,牠們的數量、食性、甚至棲息地,對科學家來說,都是未解之謎。然而,最近紐西蘭的科學家們迎來了一次難得的機會,或許能揭開關於鏟齒鯨的重重謎團。
《美聯社》15日報導,今年 7 月,紐西蘭南島(South Island)的一處海灘上,出現了一具身長 5 公尺的鯨魚遺骸。經過初步鑑定,紐西蘭保育部認為,這很有可能就是難以捉摸的鏟齒鯨。牠獨特的顏色斑紋、頭骨、喙部和牙齒形狀,都與鏟齒鯨的描述相符。
如果最終確認,這將是科學家首次獲得可以解剖研究的完整鏟齒鯨樣本,這對全球的海洋生物學家來說,無疑是令人振奮的消息。「我們對這種生物的了解非常少,幾乎等於一無所知,」保育部海洋技術顧問漢娜·亨德里克斯(Hannah Hendriks)表示。「這次的發現將帶來許多寶貴的科學研究和全新資訊。」
過去,僅有6隻鏟齒鯨的遺骸被確認,且都發現於紐西蘭北島(North Island)的海灘上。然而,這些遺骸在 DNA 檢測技術成熟之前就被掩埋,科學家們錯失了寶貴的研究機會。亨德里克斯表示,透過解剖,科學家們希望能繪製出這隻鯨魚與其他已發現的鏟齒鯨的親緣關係圖譜、了解牠們的食性,甚至可能找到關於牠們棲息地的線索。
鏟齒鯨屬於喙鯨(beaked whale)的一種,牠們會潛入深海覓食,而且很可能很少浮出水面,因此難以追蹤。科學家只能推測牠們的活動範圍在南太平洋,這裡擁有世界上最深的海溝。亨德里克斯形容尋找鏟齒鯨就像「大海撈針」。
此次,紐西蘭保育部迅速將這隻擱淺的鯨魚遺骸運往冷藏庫保存,並將與當地的毛利族原住民部落合作,規劃後續的檢查和研究。在毛利文化中,鯨魚被視為「taonga」——一種具有文化意義的神聖寶藏。毛利人相信,鯨魚是祖先的化身,擁有崇高的地位,因此對於鯨魚遺骸的處理,必須抱持著尊重和敬畏之心。
這項發現,不僅為科學研究提供了難得的機會,也讓世人更加了解毛利文化與自然的深厚連結。 保育部表示,確認鯨魚身份的基因檢測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英國埃克塞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資深講師克絲汀·楊(Kirsten Young)長期研究鏟齒鯨,她表示,這項新的發現「讓我不禁思考:深海中還有多少鏟齒鯨?牠們是如何生存的?」
紐西蘭是鯨魚擱淺的熱點地區,自 1840 年以來,已記錄超過 5000 起案例。這也意味著,未來紐西蘭的海岸線上,可能還會出現更多關於這些神秘生物的線索,等待著科學家們去探索。

紐西蘭奧塔哥(Otago)附近一處海灘,保育部巡查員走在疑似為罕見鏟齒鯨的遺骸旁。(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