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20屆三中全會今登場 「改革」不樂觀

中共20屆三中全會今天召開;圖為2022年10月中共20大政治局常委出爐,習近平、李強、趙樂際、王滬寧依序出場亮相。(歐新社資料照)
黃邦平/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共20屆三中全會今天在北京登場,中國專家指稱,歷屆三中全會主題都圍繞當下經濟社會面臨的關鍵問題,中共官媒《人民日報》昨天刊發文章「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先強調這次將擘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藍圖,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倡導的「新質生產力」也將是主角之一。
《人民日報》這篇題為「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文章,顯然是要先為中共三中全會定調;文中提到「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壯闊歷程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是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 」,「新征程上,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最需依靠的,也是人民」,而「新征程上,有習近平總書記掌舵領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我們必將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闢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
多家中國媒體也對此提出討論,有中國專家指出,當前中國內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經濟面臨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等挑戰。
一度被稱為「恒大國師」的中國經濟學家任澤平在《新浪財經》發表「三中全會前瞻」一文,認為這次議題首先強調改革要更「進一步」,預計將提及「新質生產力」、財稅體制改革、金融改革、要素市場化改革、國企改革等重點,財稅體制改革預計重點在消費稅,可能將「下劃」、「後移」及「擴容」,「下劃」後將由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共享稅收。此外,2024年將是國企改革的關鍵之年。
不過,德國之聲12日報導,德國烏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Wurzburg)教授中國經濟的學者費雪(Doris Fischer)指出,疫情後,中國經濟並沒有像人們預期的那樣得到迅速恢復,原因眾多,國內外對中國經濟及政治形勢普遍性的缺乏信心,特別是習近平並不認為中國經濟偏離了軌道,更不會認為是中國政府的錯誤政策導致大多數問題,因此對三中全會能否大刀闊斧改革並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