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神秘深海烏賊育卵畫面曝光 揭開海底繁殖之謎

    深海探險驚見育卵烏賊,揭示海底生存策略。(翻攝自YouTube影片)

    深海探險驚見育卵烏賊,揭示海底生存策略。(翻攝自YouTube影片)

    2024/06/18 21:57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美國蒙特利灣水族館研究所(MBARI)的科學家在加利福尼亞灣2400米深處拍攝到一隻母烏賊育卵的罕見影片,揭示了深海烏賊如何在極端環境中繁衍後代。這隻烏賊來自尚未被描述的物種,可能屬於太平洋常見的手鉤魷科(Gonatidae)烏賊。

    據《生活科學》(LiveScience)網站17日報導,MBARI高級科學家哈多克(Steven Haddock)指出,這次偶然的發現引起了整個控制室的關注。相關研究結果已於5月發表在《生態學》(Ecology)期刊上。德國基爾海洋研究中心的霍文(Henk-Jan Hoving)指出,大多數烏賊會將卵漂浮在水中或附著在海床上,而非像這次觀察到的母烏賊一樣攜帶卵。這種育卵行為對母烏賊來說非常艱辛,通常會導致母烏賊在卵孵化後死亡,

    研究團隊於2015年在加利福尼亞灣探險時發現了這種母烏賊,深度約為2566米。這次發現的母烏賊卵數量遠少於2002年觀察到的3000個小卵。研究人員認為,擁有多個小卵有助於在食物稀少和捕食者眾多的環境中生存,而較大的卵則適合在較穩定的環境中成長。母烏賊選擇更深、更缺氧的區域,這或許是為了躲避捕食者,如鯊魚和海豹。

    哈多克強調,這次目擊顯示了深海動物適應獨特生存挑戰的多樣性。這次發現為我們理解深海生態系統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也提醒我們對這片神秘海域的探索才剛剛開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