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通縮風險加劇 華爾街日報:對全球未必是壞事

2023/06/09 22:36

中國5月PPI年減4.6%,創7年多來最疲軟數據。(路透資料照)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在西方央行持續升息,以對抗頑固的高通膨之際,中國卻面臨越來越嚴重的通縮風險。不過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物價走跌對全球經濟未必是個壞消息,因為中國產品的進口成本下滑,應有助於降低許多國家的通膨壓力。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5月製造業物價以7年來最快速度重挫,而消費者物價幾乎沒有變化,顯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內需與外需上,面臨的挑戰。

經濟學家說,缺乏通膨壓力意味中國經濟如果沒有迅速回升,可能將陷入一段時期的通貨緊縮,亦即物價普遍下滑。而持續的通縮將抑制成長,而且可能難以擺脫。中國的決策者必須採取更多措施,以規避該風險,並再次啟動經濟。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陸挺9日表示,預期中國地方銀行最快下週將降低主要貸款利率。

報導說,中國物價下跌對全球經濟未必是壞事,因進口中國商品的成本下降,應有助於降低許多國家的通膨。瑞士瑞聯銀行(UBP)亞洲資深經濟學家卡薩諾瓦(Carlos Casanova)說,「某種意義上,中國已向全球輸出通貨緊縮」,這可能有助於舒緩聯準會(Fed)與其他致力降低通膨的央行壓力。

中國5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4.6%,創2016年2月以來最疲軟數據,為連續第8個月下滑。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僅0.2%,略高於4月年增0.1%,但遠低於中國政府與中國人民銀行設定的3%通膨增長目標。

反觀美國4月CPI放緩至年增4.9%,為Fed設定的2%目標逾2倍,歐元區20個國家5月通膨年增6.1%。

中國製造業降價主因,在於海外買家降低對中國商品的採購,而推動中國經濟成長的消費支出狂潮並未實現。中國的房市低迷、重創投資。中國工業利潤也下滑,加上5月中國出口較去年同期下降,為3個月來首度出現年度下滑,在在顯示中國復甦力道令人失望。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