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類動物成春藥 加利福尼亞灣兩大物種瀕臨滅絕

小頭鼠海豚為極度瀕危物種,目前估計野外已剩不到12隻。(美聯社)
首次上稿 05-13 23:25
更新時間 05-14 05:5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BBC》 報導,加利福尼亞灣(Golfo de California)兩大珍寶——小頭鼠海豚(Vaquita)與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totoaba)即將瀕臨絕種,動保組織對此相當擔憂。
小頭鼠海豚只棲息在鄰近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亞灣,身長約1.5公尺,為最小型的鯨豚類,外觀為銀色、眼睛周圍的暗色斑塊宛如寬大的熊貓眼,被列為是地球上最瀕危的海洋哺乳動物,研究人員估計在2018年以前只剩下不到19隻,如今則推算野外只剩下不到12隻。
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是墨西哥高度保護的魚類,但早在先前就傳出中國人將其膀胱當成壯陽藥食用,在黑市裡價格居高不下,根據地球聯盟國際非政府組織的數據,曾以每公斤8.5萬美元(約新台幣237萬7195元),被稱為「海上古柯鹼」,墨西哥漁民一再非法捕撈,使得物種瀕臨滅絕。
對此,不少非政府組織投入救助運動,當地的巴拉那博物館(Museo de la Ballena)就發起反對刺網捕撈活動,並贊助牡蠣養殖替代捕魚活動,不過,此舉卻加劇了當地人與保護主義者之間的緊張關係。如2020年12月31日聖費利佩(San Felipe)海岸的暴力事件,更一躍成為國際新聞頭條。

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的膀胱具有壯陽效果,價格歷年皆高居不下,現今仍有許多非法過度捕撈。(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