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傳出「狂鹿症」疫情 誤食恐遭感染

「狂鹿症」會使鹿科動物的行為如喪屍,且無疫苗可預防。(法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日美加地區傳出「狂鹿症」的疫情,會讓鹿科動物不斷行走,喪失平衡,如同殭屍。除了鹿科動物,人類也有可能感染。美國疾管局(CDC)提醒,目前沒有疫苗和治療藥物,應盡量避免接觸鹿科動物體液,和食用不明原因死亡的動物。
綜合外媒報導,「狂鹿症」原名為「慢性消耗性疾病」(chronic wasting disease),症狀有包含消瘦、持續行走及失去平衡,鹿科動物如麋鹿、馴鹿、梅花鹿等,都有機會遭受感染。「狂鹿症」不是藉由細菌或病毒感染,而是類似狂牛症,病源來自於體液中的普里昂蛋白(prions)。
普里昂蛋白可以在長時間停留在環境中,就算動物遭感染死亡,病毒也難以消滅。曾有研究發現,非人類的靈長類動物,像是猴子,若誤食已感染的動物肉,或是接觸到體液、腦液等,都有可能被傳染。明尼蘇達州大學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奧斯特霍姆(Michael Osterholm)認為,人類未來很有可能出現「狂鹿症」感染潮。
美國疾管局表示,截至上月,加拿大部分地區和美國的24個州已傳出感染案例,挪威、芬蘭和韓國也有病例發生。目前尚未有疫苗和治療藥物問世,為預防疫情,美國疾管局呼籲,避免觸碰鹿科動物體液,與食用不明原因死亡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