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否認改判死刑是報復 加媒:12月來這些動作都不單純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加拿大去年逮捕中國電信設備巨擘「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後,與中方關係日趨緊張。昨(14日)中國法院宣布加國公民謝倫伯格(Robert Lloyd Schellenberg)涉嫌走私毒品案改判死刑,中國外交部否認此舉是政治報復,但加國評論員指出,中國於華為案後的種種行為,以及判決庭上的各個疑點,在在顯示這項宣判絕非偶然,並認為中國不守國際規矩向加拿大「大發脾氣」之舉已釀成公關災難。
根據傅里(Anthony Furey)昨登於《多倫多太陽報》的評論表示,華為首席財務長孟晚舟於去年12月1日被捕後,加國男子謝倫伯格的案子才進行重審,並從有期徒刑改判為死刑。
謝倫伯格因走私毒品於2014年遭逮捕,2年後被判處15年監禁;奇怪的是,中方官媒12月開始提起謝倫伯格一案,並於12月29日出席該案的上訴庭。
傅里表示,根據謝倫伯格委任律師的描述,此次開庭並沒有提出新證據,但檢察官卻重審案子;而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駐上海記者史明智(Rob Schmitz)更於推特(Twitter)上評論,「若過去對華為與中國共產黨的關係有任何懷疑,今天大連(指遼寧省大連的法院)草率改判加男謝倫伯格死刑,就是雙方關係親密及至關重要的鐵證。」
此外,2012年至2016年加拿大駐華大使趙樸(Guy Saint-Jacques)曾對媒體表示,「他們(中方)聲稱為了讓程序保持透明,才邀請外國記者出席法庭聽訊;若真是這樣,他們大可在多年前就這樣做,因此我認為是經過精心策劃的。」
傅里認為,中國邀請外媒出席法庭,是為了確保能向國際傳遞這樣的訊息:縱使孟晚舟已獲准保釋,但這是中國對華為案的回應;中方樂於拘留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和商人斯帕沃(Michael Spavor),並可重審另一加拿大人所涉的舊案,改判他死刑。
傅里痛批,中國公然發了一個醜陋的脾氣(ugly tantrum),但也觸發公關災難,引來更多加拿大人反對與中方有更多的商業貿易合作,並希望加國跟隨其他國家禁用華為的5G設備。
遼寧大連中級人民法院去年11月宣佈謝倫伯格有罪,一審判有期徒刑15年。謝倫伯格後上訴,但案件日前再開庭重審,改判死刑和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加拿大隨即修訂對中國的旅遊警示,警告赴中國的加國公民注意當局「任意執法」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