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時事求是〉金融業的分合

2021/06/28 05:30

金管會推動金融機構併購時,考量的是擴大金融機構的經濟規模、經濟範疇、提升經營效率,以及維護適當的競爭環境等。(資料照)

■魏錫賓

天下大勢或有分合,金融產業大致以合居多。今年以來,除了台新金控併保德信,還有開發金控擴大收購中壽股權,以及富邦金控入主日盛金;比較少見的分手,是台新金為保德信而放棄彰銀。金融機構的分合,雖都是業者經營策略的實現,也不能忽視政策導引的能力。

從2004年金管會成立後至2020年,金融機構併購案僅有57件,且4分之3均發生在2010年之前,當時有不少個案是為了解決問題金融機構的隱憂而由官方促成,最近幾年的併購案則有更多金控跨足保險業,以擴大經營範疇的例子,包括中信金併大都會、台灣人壽、元大金併國際紐約人壽及開發金收購中壽股權等。

台新金併購保德信 彰銀又重回官股懷抱

今年台新金併購保德信,可以說延續了金融業擴大經濟規模的策略。不過,就整體金融業來說,台新金併保德信的重點,還是在彰銀又正式重回官股懷抱。保德信雖有近2,000億元資產,但2020年總保費收入在壽險業的市占率僅0.5%,當年新壽險契約保費收入市占更不到0.2%。相對地,2021年3月底,彰銀資產總額、存款分別約有2.4兆元、2兆元,均高於台新銀行的2.2兆元、1.7兆元,且二項排名均為本國銀行中的第11名,而彰銀放款近1.5兆元,更擠進前10名,占本國銀行放款近5%。

台新金已於6月10日出售部分彰銀持股,依其2021年6月1日發布的重大訊息稱「已出具承諾書予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承諾自開始處分彰銀股份時起6年內,完成所持全數股份之處分;及自開始處分彰銀股份後,即不再行使股利受配權以外之股東權,包括不再對彰銀提名董事、或推薦獨立董事、或對特定候選人予以支持。」,可說官股已完全掌控了彰銀。

日盛金中資疑雲有解 金融競爭環境更單純化

另二件收購案中,開發金在2017年公開收購中壽部分股權成為最大股東,今年1月初經董事會決議再公開收購中壽21.13%的普通股,1月底條件達成後,併其子公司凱基證券合計已持有中壽超過一半股權,納為子公司的一員;富邦金控去年釋出併購日盛金訊息時,因日盛原二大股東日本新生銀行及涉及中資爭議的香港建群投資持有股份數就約6成,外界並不看好,過程也撲朔迷離。不過,富邦金最後竟購得新生銀全部持股,持有日盛金股權也超過50%。

提升經營效率 彰銀官股未來值得觀察

對業者而言,併日盛後,富邦金的證券業務將拉近與元大、凱基的距離,經紀業務可望鼎足而三;台新金則藉由保德信進入壽險業務,完整金控版圖,而開發金持有中壽過半後,納為子公司,落實發展策略,也將享有認列獲利的優勢。就官方來說,併購案使台新金與財政部相持不下的彰銀爭議、日盛金中資疑雲有了解決的曙光,金融競爭環境更為單純化。

怨偶分手,短空長多,可以各自再行嫁娶,追求未來的幸福;而金管會對金融業高度監理,在推動金融機構併購時,法規要求考量的是擴大金融機構的經濟規模、經濟範疇、提升經營效率,以及維護適當的競爭環境等,台新金併保德信在這些方面的問題或許不大,然而,彰銀的未來,甚至官股的未來,就值得繼續觀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