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綠電趨勢〉綠能憑證夯 企業瘋找綠電價量難「喬」

2020/08/24 05:30

台灣能源配比變化

記者張慧雯/專題報導

RE100小辭典

環保意識抬頭、綠色能源正夯!美國Apple(蘋果)日前發表《2020年環境進度報告》,承諾於2030年前對整體公司業務、製造供應鏈和產品生命週期實現「碳中和」,亦即增加的溫室氣體與減少的相等;而台積電(2330)更在7月初與沃旭能源、太陽能廠商一口氣簽署高達1.2GW(十億瓦)再生能源購電契約,皆為再生能源產業注入強心針。

Google在亞洲第一筆綠電採購案,就是在台南購買4萬個太陽能板漁電共生案廠綠電。(資料照)

台積電簽約承諾購買的再生能源契約中,其實包含一部分根本都還沒蓋好、也尚未併聯發電;但台積電卻願意承諾購買「未來的綠電」,主要就是跟進Apple的腳步。未來Apple出售的每台iPhone、Mac等產品都要達成零氣候影響,相關供應鏈同樣得跟進,可見市場對綠電有著強大的需求。

綠電需求日益高漲,與國際間的「RE100」倡議行動息息相關。「RE100」的會員目前超過200家,除Apple外,包括Google、微軟、惠普等跨國大型企業都早已加入。而光是這幾家大廠的供應商就高達數百家,牽動整個供應鏈都必須配合使用綠電,否則就等著被這些大廠除名。

但綠電哪裡來?難道都是業者自己蓋電站?根據RE100的2018年度報告中,45.9%的企業綠電採購來源是再生能源憑證、35.3%則是供應商合約(公用電力事業提供的綠電),異地採購、當地採購、自發自用的比率則不到兩成。也就是說,多數企業都是去買「再生能源憑證」,而非「自發自用」。畢竟要一間大型企業去蓋大型電站,後續還有管理、維運等,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直接向蓋好的再生能源電廠購買綠色憑證,才是最簡單容易的事情。

採購綠電必須在地化

以Google為例,2017年就表示「已經100%使用綠電」。但事實上都是購買再生能源憑證,當時Google主管還感嘆「在台灣買不到綠電」。直到2019年,亞洲第一筆綠電採購案,就是在台南買下10MW(百萬瓦)、4萬個太陽能板的漁電共生案廠綠電。Google認為「採購綠電必須在地化」才是最有幫助的,而這也是《電業法》修正後,第一家在台灣購買再生能源的企業。

不過,綠能憑證不好買、量不夠多,仍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太陽能產業高層多建議,經濟部應採取「電證分離」制度與國際接軌,才能讓再生能源憑證平台交易能更活絡,也會有更多人願意投入這個產業,加速國內再生能源的發展,而國內企業也才買得到足夠的綠電或綠電憑證。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