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消失的熱門股-傳產〉載浮載沉 太電、中紡重生漫長

2019/06/03 05:30

太電在2003年爆發掏空案,2004年下市。2004年末代股東會,股東會場外戒備森嚴。(資料照)

記者陳永吉、陳柔蓁/專題報導

曾經爆發台灣史上「世紀掏空案」的太平洋電線電纜公司(簡稱太電),最近因為標售桃園八德的工業用地,再度吸引媒體關注。因為太電下市了15年,「仍然活得好好的」,每年營業額甚至還高達200億元。

太電是台灣第一間電線電纜製造公司,歷史悠久,不過因為之後投資台灣大哥大、台灣固網、台灣高鐵,被視為轉型成功的傳產股,尤其台灣大哥大上市後,成了太電的金雞母,一時之間太電價值水漲船高,成為投資人心中的熱門股。

不過太電因為經營不善,在2003年爆發掏空案,2004年下市,股票成為壁紙。主嫌孫道存、胡洪九2017年入獄,不過太電在2012年隔海在香港與胡洪九打官司,追討其當初藏匿的海外資產。據傳該筆帳款有超過百億,順利追回後,反應於2014年的財報,當年太電每股稅後盈餘高達12.27元,成為太電能起死回生的關鍵。

追回被掏空百億資產

其實這幾年,除了2014年那筆追債入帳外,太電也幾乎都能維持獲利,本業部份都有數億元入帳,僅去年虧損3億餘元,根據該公司去年財報,帳上現金或約當現金仍有30億元,每股淨值高達18.4元。

根據太電年報,目前太電主要業務來源以銷售裸銅線、電力電線為主,佔其業績7成以上,由於太電產品品質不差,在爭取國內外標案佔有優勢。

不過太電跟投保中心仍有官司,投保中心因太電之前被掏空時針對其財報不實,代表投資人向太電公司具體求償74.5億元,目前二審審理中,成為太電未來營運的主要變數。

中紡年營業額近百億

中興紡織(以下稱中紡)曾是台股三大紡織股之一,中紡極盛時期在全台灣北、中、南都有廠房,也跨足百貨、物流業、甚至開設台灣電路公司。但因擴張太快導致資金周轉不及,財務槓桿失衡,最終下市。現在因有大到無法處理的債務,而被銀行監管,雖仍在營運,但僅做生產事業。另有獨立的「中紡科技」管理「三槍宜而爽」門市與例行性業務。

曾寡占輸美紡品配額

中興紡織是由上海幫聞人鮑朝橒在1949年創立,因從中國撤退來台,與當時政府有深厚交情,拿到輸美紡品配額的寡占生意。並發展自有品牌「三槍牌」,主打商務內衣市場,這是讓白領上班族穿在襯衫裡的內衣,因產品定位明確相當有名。但1992年國貿局凍結了中紡配額,且台灣製造成本變高,中紡7年關掉7座工廠、資遣4,000位員工,轉向布局越南、宏都拉斯、中國等地。業內人士指出:「現在講台灣布局全球、新南向,其實中興紡織很早就這樣做了,只是最後資金軋不過來!」

中興紡織爆發財務問題,一度連員工薪水都發不出來,最後聲請重整,旗下的百貨和電子事業也受波及,最終變賣土地與大樓等資產還債。連在台北的地標「中興大樓」都賣掉,現址為兆豐銀行的總部。但連這些都不足以抵債,負責人周音喜涉嫌掏空多家子公司,並以違反證交法被起訴,在入監前潛逃國外。中紡、台灣電路一度是許多菜籃族喜愛的存股標的,下市時投資人還組成規模不小的自救會。

現在中紡仍在運作,製造聚酯加工絲與原絲,月產能約6千噸,與南亞(1303)、中纖(1718)、遠東新(1402)等紡織公司並列,維持損益兩平狀態。獨立的中紡科技,繼續沿用「三槍牌」、「宜而爽」品牌,近年來轉向生產製造機能性紡織品。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